黃泥鎮畢竟是彈丸之地,有個什麼流言八卦,很快整個鎮上的全知曉了。
書院的夫子大都住在鎮上,眼下是人員集中之處,一傳十,十傳百,今夜發生的事不用等新春開學就能傳進夫子耳中。
「抱歉抱歉,是我家孩子不懂事冒犯了你們,回去我一定嚴加管教。我先給你們陪個不是。」男童的父親趕緊出來哈腰賠禮。
「你個不省心的混賬東西,平時我和你爹怎麼叮囑你的?你忘得一干二淨不算,還當著我跟你爹的面辱罵同窗,我上一世是造了什麼孽,才會生出你這樣的兒子?」男童的娘也在揪著男童的耳朵訓斥。
那男童垂著頭不敢吭氣。
這對夫妻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家里做的營生導致名聲不好,總被鄉鄰背後罵是賺死人錢,他們就想將兒子培養成讀書人,將來考個功名,不但能光宗耀祖,還能擺月兌罵名。
但又因忙于鋪子里的生意,對兒子的學業疏于過問,才不知兒子的功課竟是一直墊底。
今夜出現這樣的事,倘若傳到夫子耳朵里去,那夫妻倆的心血恐怕就真白費了。
天寶看見男童被罵得狗血淋頭,把榴花訓斥自己的話忽略,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笑來。
「你得意什麼?回去我再收拾你。」榴花狠狠瞪天寶一眼,然後轉過去對男童的父親笑著道︰「這位大叔言重了,小孩子吵架當不得真的,何況我弟弟也又不對的地方。」
「是這話,小孩子在一起吵架拌嘴難免的,咱們大人不能為這個傷和氣。」男童的父親滿臉堆笑,盡量顯示自己和藹可親的一面。
「大叔你說得對,一個鎮上住著的鄉親,上街都能踫見,若是為一點小事傷和氣,往後見了面多不好。」榴花也大方的表示自己不計較。
「對的對的。」男童的父親一個勁的點頭附聲。
天寶和男童吵架所鬧出來的動靜本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此刻見雙方已握手言和,皆轉向場中繼續看舞龍舞獅。
榴花等三人也看得起勁,畢竟小地方平民百姓的娛樂活動太少,一年中只有在除夕夜才有如此熱鬧的盛景。
龍獅舞過一陣便停了,緊接著又出來一隊踩高蹺的。
這時,有人端著托盤來向瞧熱鬧的人討賞。
此乃當地的風俗。
大年夜,這些人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出來獻藝娛人,想來是為生活所迫;並且又是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人們都不會吝嗇幾個銅錢。
因此,討賞人手里的托盤很快就堆起了不少銅錢。
當討賞人到榴花面前,榴花拿出的卻是一塊碎銀,約莫一兩的樣子。
前面那些人給的賞都是三五個銅錢,而面前的姑娘出手就是一兩碎銀,討賞人驚訝地看了榴花一眼,然後輕施一禮,高興的道謝︰「謝姑娘的賞。」
榴花微笑回禮︰「不客氣,你們舞得很好看。」
這大概是討賞人第一次遇著出手如此大方,還不吝夸贊的看客,遂感動的深深看了榴花一眼,才繼續去討賞。
方才棺材鋪的那對夫妻見此,心里越發對天寶說自己家里有礦的事深信不疑。
女人小聲教訓男道︰「以後不許再罵同窗是泥腿子,听見沒有?再敢這樣,老娘扒了你的皮。」
「知道了。」男童嘟著嘴應道。
榴花沒看見這一幕,眼楮正盯著場中,與其他人一起鼓掌喝彩。
高蹺隊表演完畢,接著是雜耍節目。
每一輪演出過後,都會有人來討賞,看來不是一起的。
可是看客們對此並無怨言,爽快地給了,無非是三幾個銅錢,于此等普天同慶的日子而言,算得了什麼。
榴花還是跟之前一樣,每個都是給的碎銀,不厚此薄彼,同等對待。
只小地方的節目不多,雜耍看完就沒熱鬧可瞧,大伙拖兒帶女的各自散了。
榴花等人回到家中,曹氏已將湯圓搓好,看見姐弟三個回來,馬上去煮湯圓。
等湯圓煮出來,幾人邊吃湯圓,邊談論今晚的熱鬧。
外面的爆竹聲越來越稀,想來是大伙都感覺疲乏了,準備安歇,迎接新年的到來。
湯圓吃罷,陶家幾人也忙著燒熱水,輪流洗漱。
榴花趁著陶有貴不在旁邊的機會,悄聲問曹氏︰「娘,情況怎樣?」
曹氏自是懂得榴花問的是什麼,道︰「認錯了,還說正月里去向你打大舅他們陪不是。」
榴花嘿嘿笑道︰「娘馭夫的本事真不賴呀!」
曹氏橫了一眼,道︰「少貧嘴,省得最後一天了還要挨打。」
「得,算我多嘴。」榴花撇撇嘴往外走,一面走一面打了個長長的哈欠︰「我回屋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