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上海博奕(十二)

作者︰木林森444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趙維忠的情況則又不同,因為起家的基礎不同,趙維忠只能鐵心站在華東政*府這一邊,不可能有別的立場,而且他和華東政*府關系較為密切,也知道不少機密消息,因此對華東政*府心里有底,到是沒怎麼擔心失敗。

但他擔心的韓家不知好歹,這次又站錯隊做錯事。雖然他和妻子都對韓家放過狠話,如果韓家參與,將與韓家徹底斷絕來往,但畢竟是親戚關系,那能真的就徹底不管呢?盡管當時算是壓住了韓家,但韓廷平這人耳軟心活,沒甚主見,韓家的下一代也都是目光短淺,才智平庸之輩,因此趙維忠也擔心韓家會利令智昏,背著自己又做了錯事。到那時自己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現在華東政*府贏了,趙維忠的心才徹底放心來,總算不用再怕韓家給自己惹事了。

參與投機炒作的商人們請盛宣懷、張謇、趙維忠等人出面,幫他們遞交請願信,並從中說情協調,當然也備下了重禮。而幾個人商議了一下,禮沒有收,但答應幫忙遞交請願信,畢竟只是遞交請願信,並不代表幾個人的立場,不過請願信遞交上去成與不成,幾個人也都不做保證。

三天之後,上海市政*府正式回復商人,只能以現在正常的市場價格購買他們手上的物資,多一分錢都不會出,不接受就算了。

原來商人們的請願信由盛宣懷、張謇、趙維忠等人轉送到上海市政*府之後,政*府官員對這封信的內容都嗤之以鼻,幾天前就是這幫商人拼命的收購物資,拼命漲價,現在買來的東西都砸在手里,虧得血本無歸了,才想起求政*府給他們兜底,那有這麼好的事情,至于商人們開出的條件,什麼向華東政*府效忠之類,這話只能騙騙三歲的小孩,因此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主張將這封請願信退回去,或是明確拒絕商人們的無理要求。

只有李松晨認為,可以接受商人們提出的條件,理由也很簡單,這次青島方面為了支援上海,己經動用了戰略儲備物資,並且用去了大半,而現在華東政*府在西北、蒙古方向還有軍事行動,因此儲備的物資必須要盡快的補齊,以防西北、蒙古方向的需求。而如果能夠以低價從商人手里,將這些物資再買回來,這樣一進一出,不僅絕大部傷物資可以重新又都回到了華東政*府的手里,而且華東政*府還從差價中大賺了一筆,既使是除去來回的送費和人工,也是利益豐厚。

當然回收的價格可不能按商人們提出的按1.5倍的價格指數,而是以現在正常的市場價格收購,這樣華東政*府自然獲利更多,同時也給商人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以後不敢在輕易的在華東政*府的地盤里搞投機。而且李松晨也並不但心商人會拒絕,因為商人們現在急需將手里的物資變現,回籠資金,而等著慢慢的零打碎敲的出售,到什麼年月才能買完,但現在以正常的市場價格,大批量收購,也只有華東政*府一家,其他買家要大批量收購,肯定不會以正常的市場價格購買,而是會要求降價。因此只有華東政*府這一個買家,也不怕商人們拒絕。

于是上海市政*府將商人們的請願信和李松晨的建議一起傳到青島。很快就收到了行政院的回復,同意李松晨的建議,並且在回收的價格上,可以適當提高價格,盡可能的多回收一些物資。因為正如李松晨所考慮的,雖然華東政*府打嬴了這場經濟戰,而且還從中大賺了一筆,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最大的代價就是戰略儲備物資幾乎耗去近一半,而現在華東政*府在西北、蒙古方向還有軍事行動,剩下的儲備物資到也免強夠用,但如果再有其他意外事件發生,那就不夠用了,因此按李松晨的建議,如果能夠將這些物資都回收回來,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何況是還可以大賺一筆,發個大財。

不過盡管上海市政*府答應回收物資,但卻將價格壓到正常的市場價格,這也讓許多商人左右為難起來,原來按商人們在請願信中提出的價格,雖然還是免不了有小部份商人會被迫破產,但大部份商人還是能夠免強撐過去,盡管也是元氣大傷,而按照上海市政*府開出的價格,則有一多半商人會破產,其他也都損失慘重,今後只能小本經營,免強渡日,如果以後沒有遇到好的機遇,基本就難以翻身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物資砸在手里變不了現,資金也就全部被套住了,而除了上海市政*府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買家,雖然價格壓得低,但多少能回籠一部資全,總比徹底被套牢了好。于是有幾名家底還算雄厚的商人首先接受了上海市政*府的條件,以市場價格將先前搶購的物資賣給上海市政*府,盡管心里在滴血,但錢落到手上,還是稍稍有些欣慰的。

而有了帶頭的人,自然也就有跟進的,很快就有20余名商人,也接受了上海市政*府的條件,將自己搶購的物資賣給上海市政*府,然後帶錢離開上海回家。

就在這時,有消息傳來,兩名商人在家里上吊自殺了。原來這兩名商人還是上海本土人,在商人們瘋狂搶購,哄抬物價的時候,兩人經不住誘惑,于是無視盛宣懷、張謇、趙維忠等人的再三告戒,終于還是參與這樣投機,並且還都借了一大筆高利貸,將房子、商鋪都抵押出去,可以說是孤注一擲。

雖然華東政*府是嚴格禁止高利貸的,一但發現,必然嚴懲,不僅將貸款全額沒收,而且放貸者也將受嚴刑處罰,但由于高利貸的收益巨大,因此在暗中還是有不少人挺而走險,當然是以其他的名議進行,畢竟正常的民間借貸,華東政*府是不會禁止的。

由于兩人下場較晚,上海市政*府己經提價了,兩人搶購的物資都是在最高位時購入的,這樣花費自然也就比其他商人大得多。但這場經濟戰最終還是以搶購物資、哄抬物價的商人一方敗北,而兩人也是虧得一塌糊涂,連棺材本都賠進去了。

放高利貸的人眼見他們沒有償還能力,盡管還沒有到還債還利的日期,依然天天上門逼債,而且還振振有詞,說兩人己經沒有償還能力了,還耗個什麼勁,不如早就把房子、店鋪以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折算還債,還可以少還一點,而還還威脅兩人,一但到了日期還不上債,就上法院去告他們,讓他們去吃官司蹲大牢。因為在放貸時雙方是簽定了正式的借貸協議,當然只從借貸協議看,就是一次正常的民間借貸,什麼破綻都沒有,因此如果告到法院,到是基本沒有一點勝機。

其實放高利貸的人也不會真鬧到法院去,因為盡管在手續上基本無懈可擊,但真鬧到了法院,只要稍微一查也能查出是怎麼回事,到時候自己也沒有好結果。只是在借貸人的面前,自然要擺出這樣一付有恃無恐的姿態來,顯示出在公私兩道,自己都佔著理的樣子;而借貸人則是自已心虛,自然也不敢真鬧到法院去。

就這樣鬧了幾天,兩名借了高利貸的商人家里被攪得雞犬不寧,而家人也在天天埋怨他們當初的決議,兩人也找過盛宣懷、張謇、趙維忠等人,求他們幫忙周旋,但都遭到拒絕,畢競這個時候,盛宣懷、張謇、趙維忠等人那還敢和他們扯上關系,而且當初幾人再三告戒上海的商人,千萬別去趟這灘渾水,否則後悔都找不到地方,結果有人就是不听,現在踫得頭破血流,又來求自己幫忙周旋,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偏偏這時,上海市政*府明確回復商人的請願信,只能以正常的市場價格收購物資。這個決議也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以這個價格,這兩名商人將搶購來的所有物資都賣了,但連第一批高利貸的利息都還不出來,只能賣房子賣店,但這只是第一批高利貸的利息,而沒了房子沒了店鋪,怎麼賺錢還後面的債,又怎麼養活一家人,難不成以後全家都去討飯不成,因此兩個人思來想去,只覺得內憂外患,處處都走投無路,結果一時想不開,上吊自殺了。

有人帶頭按上海市政*府開出的價格出售物資後,馬上就有人跟進了,現在有人帶頭自殺,也同樣是立刻有人跟著,因為這兩名自殺商人的情況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他們處境相似相近的商人還真有不少,都是血本無歸,債台高築,而又無力償還。听說有人因還不了債而自殺了,也起了輕生的念頭。

于是在隨後幾天,接二連三的有商人自殺身亡,短短4、5天時間,先後共有7名商人自殺身亡,而且自殺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上吊、投河、跳樓、服毒都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