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零章 結束戰爭(一)

作者︰木林森444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台灣海峽之戰勝利的消息是在當晚12點左右正式由尚晉峰下令,發回青島;而在凌晨6點,又將詳細的戰果發回青島。這天正是夏博海值班,因此他也是在第一時間里收到人民軍艦隊勝利的消息,雖然這時還不知道詳細的戰果,但這一仗獲勝,己是無庸置疑了。

不過收到消息之後,夏博海到並不怎麼激動,因為他心里有數,在5艘現代軍艦押戰,這一戰就沒有打不贏的道理,結果只在于是怎麼贏的?贏多還是嬴少的事,因此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夏博海只是吩咐值班人員,將這一消息送到肖建軍、王雲鵬、徐濟超三人家里,同時也給在沈陽的秦錚發去電報,讓他們也盡快知道己經勝利了,同時在明天一早,將這個消息通知給各部門,然後又開始思考自己的事情。

原來就在今天上午,秦錚發回來一份報告,對于台灣海峽之戰結束之後,如何徹底結束遠東戰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而這份報告,也深得夏博海的心意。

台灣海峽之戰勝利,可以確定華東政府取得了戰場上的勝利,但這並不等于這場跨時3年,持續時間超過30個月的遠東戰爭,就此劃上句號;更不等于華東政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從來就不限于只發生在戰場上,何況這次的遠東戰爭,一共牽扯進來了6個國家,其中的錯綜復雜,更是難以言喻的。

對于軍人來說,只要取得戰場上的勝利就行了,但對于政治家來說,只取得戰場上的勝利,是遠遠不夠的,衡量是否取得最終的勝利,在于是否實現了戰前預定的計劃,是否真的獲得勝利帶來的國家戰略利益。在戰爭之前,華東政府確定的目標是︰擴大自己的領地,為華東政府的發展獲得廣闊的空間;重創日俄兩國,使其在短時間內無法給華東政府造成威脅,並震攝其他國家,為華東政府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從日俄兩國索取巨額的戰爭賠款,為華東政府的發展獲得大量資金。

從現在的結果看,前兩個目標基本己經達到了,但最後一個目標還沒有譜,而且現在索取戰爭賠款的對像不僅僅只是日俄,還要加上英法荷三國,但這五個國家可不是無能的清廷,一打就輸,一輸就服,一服就賠,要讓他們老老實實交出賠款,現在的勝利還是不夠的。

如果英法日俄荷五國堅持不賠款怎麼辦?華東政府是否應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如果戰爭繼續進行,那麼下一步華東政府用兵的方向在那里?用兵的目標又是什麼?是以戰爭逼迫五國賠款?還是干脆滅掉一二個國家?而華東政府的財政,人力物力又是否能支持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這些問題都是政治家所需要思考的,因此說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應該是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就要考慮戰爭如何結束,這決不是一句空話。

夏博海當然知道,戰爭是不可能無限的繼續下去,雖然華東政府在戰場上取得了無比輝煌的勝利,但軟肋也是相當的明顯,就是華東政府的財政、人力物力確實是不可能支持戰爭長時間進行下去的。

目前華東政府的資金並不缺,而且在取得了台灣海峽之戰勝利後,籌款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還可以繼續在美國、德國的市場上發行債。但華東政府的人力物力,卻差不多己經到了極限。

在開戰之前,華東政府佔領的領土並不大,只有山東全省,部份河南省,少量的河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總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人口4000萬左右,但除了山東省之外,其他地區均未得到充份開發,對戰爭的支援有限,因此能夠支持這場戰爭進行的,實際只有山東一省,也可以說除去軍事實力之外,華東政府是參戰各方中綜合實力最弱的一個,是以一省之力對抗英法日俄荷五國。

在人力方面,華東政府免強還可以做到自足,但所需要的戰爭物資,大部都要從外部引進,當然主要還是在中國的範圍內引入。于華東政府對戰爭的準備十分充份,而且在中國有良好的口碑與極高的聲望,並建立了多道穩固的供應渠道,因此在戰爭之初,物資供應還十分極時,物資也很豐富。

不過戰爭對物資的消耗也是相當巨大的,在普茨茅斯談判之前,華東政府的物資消耗速度己經超過了物貨貯備的曾漲。而普茨茅斯談判破裂之後,英法兩國參戰,不僅僅是在軍事行動上,在經濟上也同樣對華東政府進行打壓,並且還聯合清廷,限制對華東政府物資輸入。

英法兩國都在中國經營了數十年,對中國經濟有巨大的影響力,而清廷畢竟還是目前中國的合法政府,盡管這時己衰敗之極,但250余年的余威也不容忽視,因此向華東政府供應物資的商人,有一部份是迫于英法兩國、清廷的雙重壓力,停止或減少了對華東政府的物資供應;還有一部份商人則是由于英法兩國參戰,不看好華東政府,于是紛紛和華東政府進行切割,不僅中斷的與華東政府之間的商業來往,更有甚者收了華東政府的訂金,卻扣住貨物不發;只有少部份人堅持和華東政府保持商貿來往,而英法兩國又采用抬價、搶購等方式,加大了華東政府的物資輸入的難度和成本。

結果華東政府的物資輸入頓時呈斷崖式下降,在最低的時候,不足正常情況下的3成,好在是華東政府之前還有大量的積累,而且這時日俄兩國均己元氣大傷,也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因此物資也小了一些,而華東政府又抓住時機,連續打出了收復沈陽,攻克滿洲里,登陸日本等勝利,而且在日本釆用掠奪式收搶物資、人口,固然是在給日本施壓,但也有相當程度是緩解自身己供求困難。

不過有一些商人見華東政府連續取得勝利,另一方面也是迫于輿論的壓力,又有些回心轉意,在暗中向華東政府少量輸出物資,于是華東政府的物資輸入也在緩慢的回升,到台灣海峽之戰前,物資輸入的速度免強回復到以前的5成左右。

但這時物資的輸入己遠遠落後于物資的消耗,因此現在華東政府的貯備物資總計只夠使用4-5個月左右,當然在台灣海峽之戰後,想必會有更多的商人重新恢復對華東政府的物資供應,到是可以樂觀估計,華東政府物資的消耗應是可以堅持8-9個月的時間,然後就會出現物資短缺了。

另外就是戰爭對華東政府的經濟民生、社會發展的打擊也是相當巨大的,現在華東政府內,除了軍工之外,幾乎其他所有產業的投資、生產、經營己全部停止,而且民間的生活物資己在按計劃分配,所有娛樂行業基本全部停業,整個社會幾乎完全停滯了下來。

但這種情況不能維持長久,華東政府估計最多只能確保穩定半年,而如果這種情況維持一年,華東政府的統治,就會出現不穩定的局面,因此當前的局面,華東政府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極輝煌的勝利,但卻並非穩操勝券的。在舊時空里的日俄戰爭,盡管日本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在最後談判時,也不得不放棄賠款的要求,就是由于俄國還耗得起,但當時日本的國力、經濟己不能支持將戰爭繼續下去,只能妥協以求徹底結束戰爭。而華東政府最理想的結果是在半年內正式結束戰爭,獲得賠款,而最多只能堅持一年,那時既使得不到賠款,也要結束戰爭了。

不過如果得不到戰爭賠款,華東政府就將會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必然會嚴重影響日後的發展,雖然從戰爭中獲得了大量土地以及戰略利益,但也不能抵消債務,只能算是一場慘勝。在舊時空里,日本雖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但由于沒能從俄國獲得戰爭賠款,結果從此背負上沉重的債務負擔,結果一直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獲得大量的戰爭定單,才還清了債務。因此對華東政府來說,戰爭賠款是志在必得的。

當然華東政府現在面臨的局面要比舊時空里的日本好得多,畢競現在華東政府還能支撐個1年半載,而日俄兩國的消耗要遠比舊時空大得,國內經濟基本崩潰,現在是全靠英法的輸血才能支撐下去,一但輸血停止,日俄兩國就會立刻休克;英法兩國到是國力雄厚,但無奈本土離中國太遠,而兩國在亞洲地區又有大量的經濟政治,地緣戰略利益,但在台灣海峽之戰,英法兩國幾乎都無力保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同時英法兩國還要給日俄輸血,不能讓日俄崩盤,因此英法兩國其實也並不輕松;至于荷蘭,本身國力弱力,可以忽略不計。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戰場之外的博奕中,華東政府實際還是有很大的勝算,只是其中的操作,需要認真、詳細的計劃, 也並不遜色于打一場真正的戰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