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布局海外(上)

作者︰木林森444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夏思痛對自己的這次青島之行是充滿了期待的,因為他在濟南住的這幾天里,對濟南的風貌有著十分深刻的感受,因為在這里,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城市,夏思痛看到的完全是一付生氣勃勃,奮發向上的情景。街道干淨整潔,幾乎看不到一個乞丐。無論是農民還是工匠,或是小商販,全都是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夏思痛是有見識的人,而且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還從來沒有發現有這樣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地方,他所到之處,富豪之家固然是窮奢極欲,但更多的還是貧苦辛勞,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農民,甚致是成群結隊的乞丐,而且都是一付麻木不仁,得過且過的表情。和這些地方相比,濟南的情況雖然不能說是世外桃源,但也絕對算是安居樂業,這反差也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盡管夏思痛是第一次到濟南,但也知道在過去清廷統治下的濟南,應該是和其他地方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因為海外華統治濟南之後,才發生這樣的變化。而且海外華人統治濟南不過才大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也不由得不讓夏思痛對海外華人的治理才能感到佩服。

當然在王勝接見夏思痛的時候,也談到過華東政府的土地改革制度,當然這也是華東政府的指示,盡管穿越者打算和夏思痛建立良好的關系,但土地改革制度現在己是穿越者的基本國策,如果夏思痛不能認可這個國策,那麼雙方的合作基礎就十分堪憂了,因此先讓王勝來試探一下夏思痛的態度。

其實夏思痛以前也听說過一些土地改革的事情,當然听到的也只是一些片面之辭,但也並沒有多想,一來是中國歷代王朝在建立之初,確實都會有一個重新分配土地的階段;二來海外華人就算為自己佔有一些土地,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和王勝交談之後,夏思痛才知道海外華人的土地改革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也才明白為什麼自己在濟南看到的景像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最根本原因,因為海外華人治下的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而且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土地被地主搶去,可以安心種地生產,這樣自然會有積極、樂觀的情緒。

其是王勝十分坦誠的直言,要改變當今的中國,如果不進行土地改革,就算是把清廷推翻了,也沒有用。對此夏思痛沉思了一會之後,也認同了王勝的觀點,因為夏思痛熟知古今,清廷雖然是異族統治,但就整個社會制度來說,和以前的明元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因此就算推翻了清廷,但如果社會制度沒有改變,中國仍然是無法富強起來,海外華人土地改革的手段雖然激烈了一些,但也確實是現在唯一的手段。

不過夏思痛也向王勝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現在華東政府完全有實力揮兵北進,直搗北京推翻清廷,但為什麼卻還按兵不動,與清廷虛與委蛇。而王勝對這個問題只是笑了一笑,說這是行政院的決定,建議夏思痛去青島向華東政府的領導層問這個問題。

夏思痛一想也對,王勝畢竟只是一個地方官員,這樣關系到華東政府總體方向的重大決策,他當然不可能決定,而這時景廷賓、趙三多等人己在濟南穩定下來,于是夏思痛這才與眾人告辭,在濟南政府的安排下,前往青島。

而到了青島之後,更是令夏思痛大開眼界,因為夏思痛去過日本,又和革命黨有一些接觸,開闊了視野,對外面的世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盡管現在的日本還不算發達國家,但經過了30余年的明治維新之後,整個國家確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初步達到了一個近化工業國家的標準,由其是一些新興的城市或城區格局,己經帶有明顯的工業城市的特征。當然夏思痛還不懂工業化、城市化這些概念,但卻也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發達富強的國家城市,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青島的城市規模雖然不大,但城市風貌、環境卻和日本的新興的城市或城區頗為相似,甚至還有過之。廣闊的道路,地面不是鋪著磚石,就是進行了硬化處理,十分平坦而整潔、干淨,行人、騎士、馬車各行其道,雖然來往穿梭不絕,但卻秩序井然;而且在道路的兩側是整齊、簡潔的磚木結構房屋,幾乎全是3、4層以上的樓房,根本看不見單層的平房,並樹立著高聳的路燈。臨街基本都是各種商鋪、店面,人潮如流,顯示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像。

而且夏思痛留心觀察,行人的衣作、打扮也和清廷大不相同,穿傳統長袍馬褂、帶瓜皮帽的人只是少數,而大多數人的衣作都是西洋樣式的中排鈕扣、短襟、窄袖衣服,顯得簡潔而精神,帶的帽子也大多是西洋樣式;而更為重要的事,十之八九的人都己剪去了辯子。在夏思痛的觀念中,這完全就是發達社會的樣子。

這也讓夏思痛對海外華人的好感進一步提高,看來有變化的並不是濟南,還有青島,也可以想到在山東的其他地方,也都一定在或多或少的發生著變化,而海外華人既然能讓青島、濟南發生改變,那麼他們一但統治了整個中國,就一定能夠讓中國富強起來,只是為什麼現在海外華人卻還按兵不動,孤守在山東一省呢?甚致還要在表上維持和清廷的臣屬關系,要知道以他們的軍事力量,擊敗清廷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啊?難到他們有什麼顧慮嗎?

而夏思痛也受到了華東政府的熱烈歡迎,由秦錚負責接見夏思痛,並且向夏思痛介紹了華東政府的發展現狀,以及正在進行中的五年計劃。而听完了這些之後,夏思痛對海外華人的敬佩又更深了一層,因為這個發展計劃不僅周全詳細,而且極有條理性,這也說明海外華人確實有相當出色的治國才能。

當然夏思痛也向秦錚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不過秦錚並沒有直接回答夏思痛,而是建議夏思痛在青島參觀幾天,同時還送給夏思痛幾本書,這樣對青島的情況、對穿越者的政治理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後再談這個問題。夏思痛听了,覺得這樣的安排也不錯,于是就答應了下來。

隨後夏思痛在華東政府的安排下,參觀了鋼鐵廠、造船廠、四方機車廠、希望學校等地方,晚上則在住處認真的閱讀秦錚送給他的書,其實這些書的內容大體是這近兩年以來,穿越者所發表的各種觀點的集合,由秦錚主持組織,進行匯總、編輯成書,這也代表了穿越者的思想觀點。

這幾天的經歷,也認夏思痛受益非淺,他原來在漢陽兵工廠里當過監工,對近代企業有一些認識,但參觀了青島的這些工廠,並在閱讀了秦錚送給他的書之後,才明白工業和工業化的概念,才知道只有工業化才能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這才了解海外華人推行的五年計劃和清廷搞的洋務運動完全是兩回事,因此也才有一種茅塞頓開、醍醐灌頂之感。

以前夏思痛雖然希望中國富強,但面對這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他也確實有些迷芒,不知道俱體怎麼做,因此當洋務運動興起的時候,夏思痛一度認為洋務運動可以讓中國富強的,結果清廷在甲午一戰被日本打得大敗,洋務運動雖然並沒有完全破產,但顯然是無法讓中國富強起來;而主張實行憲制的維新派又登場,認為中國要進行體制改革才能富強,夏思痛到也覺得有道理,可惜維新派不僅是曇花一現,而且在百日維新其間推出的不少變革政策也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而後發庚子國變讓夏思痛終于對清廷徹底失望,變成為主張以武力推翻清廷的革命者。

但推翻清廷之後怎麼辦?推翻清廷之後怎麼讓中國富強起來,夏思痛仍然沒有想明白,只能先以推翻清廷為目標,反正這一點他己經認識到了,只要是清廷的統治下,中國是絕不可能富強起來的,因此等完成這個目標之後,再來找讓中國富強起來的辦法。畢竟自己想不出辦法,不等于別人想不出來,等推翻清廷成功之後,自己功成身退就是了。但這幾天的經歷,才讓夏思痛對國家富強兩個字,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三天以後,秦錚再次接見夏思痛,兩人這才展開了一次較為深刻的交談。

秦錚首先笑道︰「夏先生這幾天在青島的參觀,感受怎樣?」

夏思痛道︰「實不相瞞,在下確實有一夜之間茅塞頓開之感,貴眾治魯之能,確實令人敬佩,只是區區一個山東省,實在是委屈了貴眾之材,當志在全國才是。」

秦錚呵呵笑道︰「夏先生太過講了,其實我們現在也只模著石頭過河啊,雖然取得了一點成就,但還是遠遠不夠的,而至于夏先生問我的,現在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推翻清廷,現在我也可以明確的回答了。」

夏思痛听了,頓時精神一振忙道︰「在下當洗耳恭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