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請入“元祐黨籍”疏

作者︰雪山飛機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比年公私上下並苦乏錢,百貨不通,人情窘迫, 謂之錢荒。

錢荒說到底就是或是因銅錢鑄造不足,或是因人喜收藏錢,或是因銅錢外流,流向遼、夏、高麗、日本、三佛齊等外邦,從而造成市場銅錢供應不足。

而宋朝廷從前采取的應對策略就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銅的產量,加大鑄錢力度,宋神宗熙寧年間每年鑄錢da到三百七十萬貫,而在唐代開元盛世時期每年的鑄錢量只不過十幾萬貫而已,宋神宗元豐三年鑄錢量更達到了五百零六萬貫,為歷朝歷代之最。另一方面,在銅錢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推行交子、會子等紙幣,增加貨幣供應量。

但隨著宋商業的蓬勃發展,銅錢的鑄造量是永遠趕不上市場的需求的,而交子、會子等紙幣並未被朝廷所重視,並未被大力推廣使用,因此宋帝趙佶登基之後,仍是發生了錢荒。

而蔡京自置講義司之後,為了解決國用不足、錢荒等問題,未加仔細考慮,就命各路府州軍大力推行「幣制新政」。

蔡京的「幣制新政」就是發行當十錢、夾錫錢。

所謂當十錢,就是所鑄造的新幣,當十錢一枚官定價值等同于十文小平錢,但其用料等成本卻不到小平錢的三倍。

鑄造當十錢用料不到小平錢的三倍,鑄造又可取利四分。

而夾錫錢更是變本加厲,是鐵錢中加入錫,從而造成銅的成色極低。

如此一來,將會給朝廷帶來一筆豐厚的收入,並解決了錢荒問題。

「是解決了錢荒之困。」泉州州衙設廳之中,李三堅仔細分析了蔡京新政後,對崔永說道︰「但蔡京可了解我朝市面之上到底需要多少錢幣?不了解這件事情,卻濫發新幣,如此將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將會使物價飛漲、盜鑄泛濫,將會使百姓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將會嚴重擾民。」

蔡京為了快速扭轉朝廷財政窘迫,一方面施行「銅禁」,禁止銅錢流到外邦,禁止銅錢退出流通領域,同時大量鑄造當十錢與夾錫錢,到了此時,朝廷已鑄造了當十錢與夾錫錢二百三十萬貫。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造成了通貨膨脹,當然朝廷能夠得到一筆異常豐厚的收入。

而由于當十錢與夾錫錢利潤豐厚,必然會引起盜鑄之風泛濫。

「攫百姓之財肥了自己。」李三堅隨後憤憤的對崔永說道。

「李知州大才,今日崔某方才領教,崔某拜服!」 崔永哪里知道這其中居然有如此之多的道理,居然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于是崔永起身向著李三堅作了一揖問道︰「李知州今後打算如何?」

此時朝廷已嚴令各路府州軍必須使用新幣,也就是說鑄造當十錢與夾錫錢。

李三堅不答,考慮良久之後開口道︰「其他州府,李某無能無力,但在我泉州,堅決不許鑄造當十錢與夾錫錢,也不允許使用當十錢與夾錫錢。」

「這……」崔永聞言吃驚得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這種公然與朝廷對抗之事,必然會造成嚴重後果,那就是李三堅、崔永將會被免官,甚至被捉拿入獄、檻送京師都有可能。

「可不鑄當十錢與夾錫錢,如何解決錢荒之事?」 崔永想到後果嚴重,于是婉言相勸。

「設立錢莊,以錢票替代錢幣。」李三堅沉吟片刻後答道︰「以錢票替代錢幣,使銅錢緩緩退出,銅錢退出多少,錢票就發行多少,這種事情當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需一步一個腳印,不可濫發。」

緩緩發行錢票或交子,只要不影響市場對錢幣的供求關系就行了,同時錢票或交子便于攜帶與交易,將會是件利國利民之事,但不會給地方州府或朝廷帶來豐厚的收入。

崔永想到此處,終于忍不住開口說道︰「可朝廷……朝廷斷然不會輕易放過我泉州啊。」

李三堅點點頭,沉吟片刻後對崔永說道︰「為我泉州百姓計,李某就舍了這頂烏紗帽,又有何妨?崔公,李某有一事相求,不如崔公允否?」

崔永聞言眼角頓時濕潤了,看著李三堅聲音有些哽咽的說道︰「李知州有何事?但說無妨。」

李三堅二十余歲,即為泉州知州,今後的前程也是不可限量,可為了百姓,李三堅毅然決定,寧可舍去官職,也不欲危害百姓,如此之人,怎不使人敬佩萬分?

「今日之事,皆為李某所為,與崔公無干,崔公只需裝作不知即可。」李三堅緩緩的對崔永說道。

「李知州此言差矣!」崔永聞言有些氣惱的搖頭道︰「泉州之事,李知州為主,崔某為輔,如此崔某豈能置身事外?崔某置身事外,將有何面目見泉州百姓?且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崔某又怎麼獨善其身?」

「此事李某自有計較!」李三堅聞言對崔永說道︰「崔公只需答應李某即可,崔公啊,李某此刻只身抗命,如遇不測,泉州還有崔公,如此,李某方能放心啊。」

泉州是李三堅的心血,當然不希望朝廷另遣人下來,因此若是泉州由崔永接任,對于李三堅來說,也是一種安慰。

「我……你……李知州啊,此時我泉州正當多事之秋,因而此事當三思而後行啊。」崔永哽咽的對李三堅說道。

泉州奉旨成立了舟師,此刻練兵、造船,準備剿滅海賊,如此時李三堅出了什麼事情,那麼泉州之事基本上就會半路夭折了。

「崔公放心,李某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出此下策的。」李三堅點頭安慰崔永道。

一時之間,兩人相對無言,良久之後,李三堅對崔永說道︰「崔公,你先回去吧。」

「李知州,你……要做什麼?」崔永聞言疑惑的問道。

「上疏!」李三堅答道。

「何疏?」崔永驚問道。

「請入‘元祐黨籍疏’。」李三堅平靜的答道……

「臣以庸材,蒙恩備員一州,出守泉州郡兩歲余。泉州郡為東南要地,臣平水患,薄傜役,輕稅賦,澄吏治,興水利,興商旅,以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然海賊忽起,臣奉旨置舟師,習新卒,以剿海賊,以安民心,以報陛下天恩……

臣守郡之時,師軾亡,臣哀傷思慕不絕于心……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六親有紀,此非天之所為,人之所設也。夫人之所設,不為不立,不植則僵,不修則壞。《管子》曰︰「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臣堅幼時即拜于恩師門下,蒙恩師悉力教授。臣堅事師,敬同于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忠臣無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臣于泉州忽聞師軾為‘奸黨’,臣豈不為之寒心哉?臣豈不為之傷心哉?臣豈不為之泣哉?

臣于泉州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日日為師泣。

師為‘奸黨’,弟子豈能獨善其身?臣堅願入‘元祐黨籍’,以謝師恩,臣伏乞陛下全堅忠孝之名。

微臣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席 私室,以待斧鉞之誅。」

李三堅的第一道奏疏其實就是旁敲側擊的反對「崇寧黨禁」。

李三堅認為元祐之人當中有君子,亦有小人,元豐之人當中也是如此,有君子,亦有小人,既然如此,為何要將所有的元祐之人劃為奸黨?

李三堅在第一道奏疏之中也犀利的寫明了,蔡京所為皆為諂上伐異之舉,章惇、曾布等人就是佐證。

其實不是蔡京將恩師蘇軾劃為奸黨,李三堅才懶得參與朝廷這些破事呢,蔡京將恩師蘇軾劃為奸黨,並焚毀蘇軾的文章、詩詞等,因此就激怒了李三堅,憤而上書朝廷,為蘇軾鳴不平。

既然如此,事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于是李三堅將心中的不快都發泄出來,一不做二不休的,一連上了三道疏。

第一道奏疏,就是「請入‘元祐黨籍’疏」,第二道疏就是細陳「幣制新政」的利弊。

而李三堅的第三道疏卻使人大跌眼鏡,眼珠子滴溜溜的滾了一地……

李三堅的第三道疏就是「‘豐佑之爭’,女子何辜?」,為又被免去皇後之位的孟氏鳴不平……

先帝哲宗皇帝趙煦的第一任皇後孟氏賢淑溫婉,生平從不與人爭斗,卻屢遭迫害。

孟氏出身名門,其祖父是眉州防御使馬軍都虞侯孟元。孟氏自小就溫柔乖順,很得哲宗祖母高太後的喜愛,于是孟氏很小就被高太後接入了宮中,其後,高太後命趙煦娶了孟氏,並將孟氏立為皇後。

因為各種原因,皇後孟氏並不得寵。高太後死後,孟氏因「巫蠱」一案,被廢除皇後之位,廢後之後,孟氏遷至瑤華宮居住,號「華陽教主」。

李三堅也與一直居住在瑤華宮的孟氏有了一面之緣。

趙佶即位之後,對向太後感恩戴德,不僅請她垂簾听政,還將向太後一向喜歡的廢後孟氏迎回宮中,復立為元佑皇後。

孟皇後被迎回宮中還沒享幾天清福,向太後就過世了。而此時蔡京等人為了打擊「元祐黨人」,竟然將皇後孟氏也牽連上了,上奏宋帝趙佶,又將孟皇後廢去,加賜號「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並再次讓她移居瑤華宮。

就好像不打倒這個可憐的女子,他們的「大業」就不會成功似的。

皇後孟氏的不平之事,激起了李三堅的義憤,于是在為其師鳴不平的同時,也為孟氏鳴不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