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者,謂官長所署,則今胥吏耳,非公卿百官之例,其不敢廁士大夫之列。
自漢以降,官與吏的官階品級區分是越來越嚴,到了宋,官與吏的區分品級區分又嚴于前朝,同時對吏員出職為官的限制也是越來越嚴。
宋朝廷重視官階品級,朝野上下將胥吏看做是不入流的「流外」之人,低于官員許多,甚至將胥吏看做奴僕,是極為蔑視與輕視的。
士大夫看不起胥吏,在貶低某位官員之時,有時候就蔑稱為「某吏」。
士大夫不屑為吏,認為只有沒出息的才會出職為吏。
更有甚者,自宋太祖開始,還(j n)止吏胥參加科舉,(j n)止宗親與吏胥通姻,即便是吏胥已經出職為官,也不能如此。
官吏分途尊卑分化,胥吏的地位低下。宋太宗時又下詔剝奪了吏胥參加科舉的權利,使得胥吏的前途雪上加霜。特別是州縣胥吏地位低下、俸祿微薄、升遷困難,與官員的官階品級區別也是越來越嚴。
吏胥與官員區別越來越大,地位也是越來越低下。
「官人,如此這般,你說他們為吏員又圖什麼?他們又能圖什麼?」蔡絨雪微微一笑的問向李三堅道。
「錢……」李三堅沉吟片刻後答道︰「還有色。」
又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簡直是豈有此理?李三堅心中暗道,升遷無望,官俸又低下,甚至沒有,還被官看不起,換做自己也許也會撈錢了,而且是大撈特撈。
要知道目前朝廷各司許多地方都需倚仗吏胥的。
官員,特別是京城的官員,一至三年就要遷轉,因此一名官員在某處為官基本不會超過三年,而吏胥有可能長期呆在某個官衙之中,時間長短不一,如開封府府衙孔目官周方庚,在開封府府衙一呆就是二十余年。
因此宋之吏胥豈不是比大多數官員還要熟悉法令條規,還要熟悉公文程式,還要熟悉各種政事?
由此官員在政事的處理之上,又不得不依賴吏胥,甚至有些官員還惟吏胥視听,如開封府知府路昌衡。
吏胥們在升遷無望,官俸又低等(q ng)況之下,怎能不利用手中的權利,怎能不利用熟悉政事,而行大肆貪墨之舉?
出淤泥而不染之人是少之又少,幾乎沒有,大多數宋之吏胥們大多數都是如此,只不過是重與輕、大貪與小貪的區別而已。
吏行官權,卻無官實,此時惟孔方兄方能彌補……
吏行官權,與豪族、世家、官員等等相互勾結,是魚(r u)百姓、欺行霸市、橫行霸道,是無惡不作,一些吏胥所為已經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了。
宋之官場實際上是吏強官弱,但吏胥又不得不依賴官員,不得不需要官的庇護。
「呸,你以為個個就跟你一樣,是個急色鬼投胎。」蔡絨雪不由得抿嘴笑道︰「有錢才能有色嘛。」
「哈哈,小生我沒錢卻得了天下第一色也!」李三堅抱緊了蔡絨雪調笑道。
蔡絨雪伸出蔥花般的玉指在李三堅額頭上輕輕的點了點後笑道︰「你為何不為柳下惠,偏為登徒子啊?」
「柳下惠坐懷不亂,可他為何許婦人坐其懷中?婦人坐其懷中之後,亂與不亂,只有天與他知道……」李三堅哈哈大笑道︰「登徒子家有丑妻,其妻奇丑無比,堪比嫫母,可登徒子卻絲毫不嫌棄,還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如此豈能說他是之徒啊?」
「哎喲,我的大官人啊。」蔡絨雪聞言頓時笑得喘不過氣來︰「堪比嫫母之人,登徒子也能……與她生……生了五個孩子啊……?他急色……都急到了什麼程度了啊?」
「胡說,那是登徒子的妻,與妻生子,是夫之責也!」李三堅一本正經的說道。
「夫君你……你……生孩子是我們女人的事(q ng),如何成了你的事啦?」蔡絨雪見李三堅一本正經的模樣更是笑得喘不過氣來。
天台之上許久都沒人上來,估計是她們都休息了,因而夫妻二人也是越來越大膽了,特別是李三堅。
夫妻之間的調笑使得二人(sh n)上是越來越(r )。
「小雪……,」李三堅隨後輕輕的說道︰「吾得夫人,賽過三個諸葛亮也!」
「嗯?什麼三個諸葛亮?唔唔唔……官人去……去房中……嗯……」蔡絨雪含含糊糊的應道。
「下官遵命!」李三堅哈哈大笑著抱著蔡絨雪大踏步的向樓下走去。
「走咯,與三個諸葛亮睡覺去了……」
「唔唔唔,夫郎,別在這里啊……」……
「推官相公,小的知道有一去處,好耍的緊呢,不知道推官相公今(r )是否有空閑?」開封府府衙右廳之中一名唐姓書吏笑著對李三堅說道。
「是啊,是啊,那里小的也知道,確實是個妙處,推官相公不如今晚就去見識一番如何?」開封府衙右廳的一名黃姓勾覆官也附和道,不斷的攛掇李三堅晚上前往。
「嗯?是嗎?所指何處?」李三堅一邊批示公文,一邊面無表(q ng)的問道。
「回推官相公的話,此處名為燕(ch n)樓。」唐書吏笑嘻嘻的答道。
「南樓風月長依舊,別恨無端有。倩誰橫笛倚危闌?」李三堅微微一笑後問道。
「正是!」唐書吏與黃勾覆一齊心領神會的答道。
「呵呵」李三堅聞言笑著點頭道︰「也罷,今(r )本官也無甚事(q ng),晚上就去見識一番?不過此事可說好了,晚上就由本官做東,犒勞犒勞兄弟們。」
「推官相公!」唐書吏聞言臉露憤憤之色,說道︰「推官相公是在打小的們的臉不是?能夠請到推官相公,是小的們祖上積德,如此怎能讓相公掏錢?」
「唐書吏所言大是。」黃勾覆也「悲憤」的說道︰「相公光臨,小的們是蓬蓽生輝,這個世上哪里有客人掏錢的道理?」
「難道‘倩誰橫笛倚危闌’是你家?」李三堅笑問道。
「推官相公說笑了……」黃勾覆尷尬的賠笑道。
「兄弟我雖為爾等的上官。」李三堅拍了拍三十余歲的黃勾覆的肩膀說道︰「但我等都是在一個鍋里攪馬勺的。今(r )諸位哥哥盛(q ng)相邀,小弟我怎敢不去?晚上本官一定準時到的。」
唐書吏、黃勾覆聞言頓時感覺骨頭都要酥了,點頭哈腰的連連稱是。
雖前段時間,眾人給了李三堅不少臉色,給了李三堅不少「小鞋」穿,但李三堅畢竟是開封府府衙右廳獄訟推官,主管右廳之事,眾人也不敢太過得罪于他。正當眾人感到左右為難之時,李三堅忽然變得「懂事」了起來,使得眾右廳官吏均是長出了一口氣。
「曾勾押,晚上一同前去如何?」李三堅隨後問向在一旁伏案埋頭書寫書案的曾公明道。
「不去!」曾公明頭也沒抬,恨恨的應道。
不知道怎麼回事,李三堅一夜之間像是變了個人似的,使得曾公明異常納悶。
剛上任那會,一副(y )平天下不平之事、(y )平冤抑暴的「正氣凜然」的模樣,在那個時候,曾公明雖心中是頗有微詞,但還是對李三堅較為敬佩的。
這才是一個有為的青年官員的模樣……
可一夜之間,李三堅似乎是像變了個人似的,不但在府衙右廳當差的時候,態度是「和藹可親」,同時對下屬官吏的孝敬錢是來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批起公文也如行雲流水一般,對其中明顯的漏洞或紕漏卻是視而不見,大有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樣……?!
他是不是受刺激後,變得異于常人了?曾公明心中暗道。
听聞他從前在儋州之時,還被人稱作「痴呆兒」,難道他此時是舊病復發了?
「哦?是嗎?」李三堅聞言倒也沒生氣,笑呵呵的接著對曾公明道︰「東林到京城來,還未吃過京城的美味吧?唐書吏,燕(ch n)樓之食怎樣?還入得口嗎?」
「回稟推官相公。」唐書吏看了看李三堅,又看了看曾公明後笑著答道︰「燕(ch n)樓的酒菜可是京城出了名的美味佳肴,這麼說吧,只要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燕(ch n)樓是無所不有,無所不美……」
「哈哈,妙哉!妙哉!」李三堅聞言撫掌笑道︰「說得本官口水都快流下來了,爾等快點處置完公事,我等也好去燕(ch n)樓品嘗美食。」
「小的們遵相公之命。」眾吏胥一齊歡呼道。
今(r )與以往不同的,以往確實是有官員與他們一同前去燕(ch n)樓尋歡作樂的,可今(r )是何人領隊?乃是開封府府衙佐貳相公領隊啊……
如此豈不是更加名正言順了?于是眾吏胥處理公文起來是愈發的賣力,恨不得一口氣處理完畢,也好跟隨推官相公前往燕(ch n)樓尋歡作樂。
何止李三堅等人快流口水了,曾公明也何嘗不是如此?
曾公明咂了咂嘴,可憐巴巴的望著李三堅。
肥胖之人最害怕的就是有人以美食相(y u)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