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問鼎烏思藏

宗贊差點沒哭出來,他是有點傻,可還不是真傻,他被耍了,漢人背信棄義,這是要將他和卓瑪一贊一網打盡啊。而卓瑪一贊呢,他笑著流出了淚,愚蠢的宗贊啊,還有那個聰明的鐵墨,就這樣把整個烏思藏毀掉了。

風中的花信子,高高在上的布達拉宮,誰能听懂心里的聲音,長廊古道,寶劍出鞘,一曲長歌淚。

命運的通道里,塵封了多少記憶,戰場之上,又有多少變化,當布澤亞南北兩端被封死後,峽谷中整整近五萬烏思藏人變得鴉雀無聲。這所有的一切來得太突然了,讓人一點心理準備都有沒有。晉北軍背信棄義,是宗贊無法想到的,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已經選擇臣服晉北軍了,漢人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國師鳩摩智也不在身邊,此時連個拿主意的都沒有了。

相比較宗贊的無助和恐慌,卓瑪一贊卻笑了,不過都是苦笑罷了。愚蠢的宗贊啊,現在知道自己有多愚蠢了吧,人家漢人從始至終都沒想過留什麼後患,晉北軍這一手藏得好啊,等到烏思藏國剩下的勇士都集中到布澤亞後,趁著雙方交手無暇顧及其他,迅速佔據南北要處。

笑著笑著,卓瑪一贊的臉就像被人控制了一般,突然間蹦了起來,臉色變得越來越冷,一雙眸子掃視四周。

漢人定下了這個計劃,那必然會想辦法將雙方引到布澤亞山口來,之前自己可是絕對沒有離開王都趕往布澤亞山口的想法,若不是大相瓊蘇贊極力勸解,也許現在就站在邏些城城頭與漢人惡戰呢。

如果所猜測的沒錯的話,瓊蘇贊已經投靠漢人了,想到這里,卓瑪一贊整個人變得暴怒起來,「瓊蘇贊,瓊蘇贊,來人,給我找到瓊蘇贊」

卓瑪一贊喊下去,烏思藏士兵們尋找其大相瓊蘇贊來,可之前還隨著大軍進入布澤亞山口的大相大人竟然不見了,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就像算準了會有這些變故一般。

面對強敵圍困,卓瑪一贊和宗贊還是沒能站到一起去,不管怎樣,雙方都不可能合作的,宗贊是直性子,不管有沒有晉北軍,他都不會原諒卓瑪一贊的。而卓瑪一贊呢,則是另一番想法,他不會跟宗贊合作的,雙方爭執不斷,最後有可能活著。

可要是合作,那誰也離不開布澤亞山口。漢人是狡猾的,他們要的控制烏思藏,只有紛爭不斷的烏思藏才對漢人最有利,反而一個團結一致的烏思藏,是漢人絕對不能容忍的。

如果自己與宗贊聯合,那晉北軍就算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會盡全力消滅布澤亞山口的烏思藏勇士的,反之,他們樂見其成,就不會下殺手了。

英雄末日,淒慘悲涼,雖然沒有四面楚歌,可卓瑪一贊依舊感受到了那種無助。自己殺了老贊普,到最後又毀在小王子宗贊手中,這就是佛家所言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麼?

悲哀的風雨,匯聚成河,隨著恐慌蔓延,許許多多的烏思藏人選擇了投降,不是他們願意投降,而是不降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要能活著,沒人願意去死,就算烏思藏人也不免俗。

鐵墨並麼有去布澤亞山口,而是領著人突襲了古象雄國最堅固的城池穹窿銀城,如今穹窿銀城幾乎是無人防守的狀態,宗贊小王子為了對付卓瑪一贊,幾乎抽出了穹窿銀城大部分兵力,現在上萬大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兵力空虛的穹窿銀城,又能費得了多少事情?一日之間,穹窿銀城被拿下,緊接著奧爾格親自領兵,一卷附近幾個部落。

邏些城和穹窿銀城全部被拿下,預示著整個烏思藏大戰已經進入了尾聲,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布澤亞山口的烏思藏人而已。

站在布澤亞山巔之上,遠遠望著峽谷內成群的烏思藏人,而在身旁站著面色復雜的瓊蘇贊,此時瓊蘇贊心中五味雜陳,似有愧疚,又有幸運,鐵墨一直不發話,他也鬧不清鐵督師心里到底是怎麼想的,琢磨了一下,還是躬身道,「尊敬的督師,你答應過的,只要能奪取穹窿銀城,掌控烏思藏局勢,就不會多造殺戮的,還請你開仁慈之心,莫要多造殺傷!」

鐵墨眯著眼瞅著瓊蘇贊,那雙眸子銳利如刀,有一種莫大的威壓氣勢,竟讓瓊蘇贊不敢抬起頭來。感受著鐵督師銳利的目光,瓊蘇贊心里十分慌亂,真的是莽撞了,晉北軍作為勝利者,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又需要他瓊蘇贊多說麼?

若是惹得鐵督師不快,之前所做的一切豈不是付之東流了?瓊蘇贊心驚肉跳的,過了一會兒,才听鐵墨慢悠悠的笑道,「嗯,瓊蘇贊大人還是不錯的呢,你也該知道,本督師很討厭那種沒有良心的畜生。你放心好了,本督師不願意多造殺戮,可那些人要是反抗的話,也不介意動動刀子。」

鐵墨領著人向前走去,瓊蘇贊卻站在後邊長舒了口氣,他知道自己剛剛真的很險,這鐵某人喜怒不形于色,剛剛看似流露出殺意,可實際上是在試探罷了,如果自己剛剛沒說那些袒護烏思藏勇士的話,估計以後也不會受到重用了吧。

鐵某人說的很清楚,沒有良心的人是不敢用的。為什麼姓鐵的年紀不大,就有如此深的心機呢,相比之下,烏思藏英杰卓瑪一贊差的太遠了,如此也能解釋為何每一步都要敗于晉北軍了。

接下來的招降任務則交給了耿仲明,被困在峽谷內的烏思藏人已經沒了斗志,但這並不意味著烏思藏人會心甘情願的放下武器,投降晉北軍。總有那麼一批人有著傲氣,不可放棄,宗贊是不想反抗的,卓瑪一贊也形同一個活死人,可這二人的部下卻有很多人不想就這麼降了晉北軍。

多少年來,烏思藏勇士何時如此窩囊過?臨近傍晚,幾個千夫長聚攏在一個魁梧壯漢旁邊,這位壯漢就是宗贊手下頭號大將鐵侖,「兄弟們,小王子和大贊普是無心再戰了,可是咱們不能就這麼認命了,明日漢人定要招降,到時候咱們就跟著小王投降,等一離開峽谷出口,就立刻制造騷亂,定能打漢人一個措手不及。」

听了鐵侖的安排,眾人大點其頭,沒有人反對。第二天,一切如鐵侖所說,晉北軍放開了布澤亞山口南端,鐵侖等人走在最前頭,他們低著頭,看上去頹喪的很,而宗贊和卓瑪一贊反而走在最後。耿仲明注視著長長的人流,神情嚴肅,突然間眉頭挑了下,指著那走在最前頭的鐵侖,低聲對旁邊的副將道,「喊話,告訴他們所有人將雙手舉起來。」

那副將不明白耿仲明的意思,不過還是按照命令用烏思藏話喊道,「下邊的烏思藏人听好了,所有人將雙手舉起,否則格殺勿論。」

命令下達,有的人舉起了雙手,有的人卻猶豫了,其中就有鐵侖。此時鐵侖低沉著腦袋,心里一陣暗罵,他現在手里可藏著一把短刀呢,如果舉起手來,豈不是露餡了?鐵侖猶豫不決,山巔上的耿仲明握緊千里鏡,嘴角劃過一絲冷意,這些烏思藏人可真是不簡單呢,到這個時候了還有這麼多心思,看來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教訓了。

隨著一連串的命令傳下去,原本開放的南端出口立刻被封死,厚重的盾牌手堵住路口,長弓手在後,看到這種情況,鐵侖等人哪里還撐得住,現在不動是死,倒不如拼死一個漢人。只听一聲怒吼,鐵侖右臂一甩,多了一把明亮的短刀,「兄弟們,漢狗欺人太甚,跟他們拼了,殺一個不虧,殺兩個是賺!」

鐵侖這一招呼,場面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前邊鐵侖和幾個千夫長領著人去沖擊南端的出口,而居于後方的宗贊小王子一顆心卻沉到了谷底,這個鐵侖到底想干嘛,難道想把所有人都害死麼?卓瑪一贊也不贊同這種拼法的,明顯漢人佔據絕對的優勢,烏思藏勇士幾乎毫無勝算,這樣拼,除了徒增傷亡有什麼用?所以,宗贊和卓瑪一贊第一次達成了共識,他們約束著那些還沒有產生騷亂的部下,慢慢朝後退去。

鐵侖不可謂不英勇,可面對厚重的盾牌陣,那份英勇又有什麼用呢?在弓矢絞殺下,一群群烏思藏人躺下了,隨後盾牌手向前,長弓手退去,一隊隊長槍手隨著盾牌手開始對殘余的烏思藏進行清剿。

這是不公平的決斗,因為烏思藏人傷亡慘重,而晉北軍卻毫發無損,面對凶悍的晉北軍,隨著傷亡越來越多,許多烏思藏人崩潰了,他們撲通跪在地上,可迎接他們的依舊是死亡。

打掃完戰場,耿仲明讓人將近三千烏思藏殘兵押到了布澤亞山口中央,掃視那些注視當場的烏思藏人,耿仲明神情肅穆,高聲呵道,「看來本將有必要跟你們說一下,以後,但凡有反抗者,所有隨從者全部格殺,你們都記住了,以後要是還有反抗者,你們最好自己把這些人解決了,你們不動手,本將就親自動手,不過那時候,死的可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目光掃光,那些觀望的烏思藏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漢人可真凶殘。接下來似乎是印證自己的話一般,耿仲明親口下令,將那些參與鬧事的降兵斬殺。就這樣因為鐵侖的暴動,一萬多烏思藏士兵死在了南部端口。卓瑪一贊心里除了罵鐵侖愚蠢,還能做什麼?

崇禎十一年臘月二十三,邏些城布達拉宮,鐵墨親自接受了宗贊和卓瑪一贊的歸降,當天封宗贊為新的大贊普,原來的大贊普卓瑪一贊送歸長安,而那些烏思藏降兵,則被整合,將在今後半年內逐步改編入納木錯和迦馬丹薩城擔任僕從軍。

也就是說,宗贊這個大贊普已經沒了兵權,他只有治理烏思藏的權利,卻沒有兵權,宗贊會不會不滿,奮起反抗?

也許會,可鐵墨也不怕,因為手里還攥著卓瑪一贊呢,宗贊不听話,不要緊,不說他手里的兵馬能有多少,單單到時候把卓瑪一贊這條瘋狗放出來,就能咬的宗贊遍體鱗傷的。

看著王座上的鐵墨,瓊蘇贊心中暗嘆,真不愧是梟雄之姿,舉手投足,輕而易舉的就將未來烏思藏的路子定下了。

所有人都以為卓瑪一贊會死,可鐵某人偏偏不殺,就是要給宗贊小王子一個警告,只要他鐵某人想,隨時能拿下宗贊頭上的大贊普之位。

烏思藏之戰後,鐵墨決定重修納木錯以及安多城,並以尚可喜為將駐守納木錯,另外調方啟梁離開,改鎮迦馬丹薩城,並該迦馬丹薩城為青藏府,所轄白玉城、匹播城、納雪城。可以說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早先就想好了的,為了讓方啟梁沒有後顧之憂,鐵墨還刻意把史森明留在了青藏府,協助方啟梁處理軍務。

如此一來,可以說整個烏思藏已經被一分為二,而王都邏些城則直接暴露在晉北軍鐵蹄之下,只要邏些城有點風吹草動,晉北軍轉眼間就能殺到。安排好一切事宜後,鐵墨就領著阿琪格等人快馬趕回張北,而王左掛則暫時邏些城主持大局,至少要等到局面徹底穩下來,才能從烏思藏抽身的。

回張北的時候,已經是年關了,這個年對鐵墨來說,並不是太美妙,因為剛回張北,就得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大清國十三貝勒多爾袞于永定河河畔大破楊嗣昌十幾萬大軍,一戰之下,大軍慘敗,不僅丟了達魯城,就連小黃河一線也在亂兵沖擊下土崩瓦解。楊嗣昌怎麼也有十幾萬大軍,無論如何也該撐上些時日吧, 這事啊還得從十幾天前說起。

臘月十九,三萬金國鐵騎在多鐸的帶領下直撲永平北部小南河,按照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為了保住南部永平,定要發兵攻打大清國後方的,可多鐸在打下小南河後,等了足有一天時間,依舊沒等來達魯方面的援兵。達魯城里,楊嗣昌壓著手下部將,就是不出兵,他非常清楚所部兵馬的極限在哪里,守城綽綽有余,出城陣地交鋒,自尋死路……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