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6 殘的

作者︰金元寶本尊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哥窯是宋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之一。南宋時期,處州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浙江龍泉各設一窯,燒造瓷器,生一之窯出品稱哥窯,生二之窯出品稱弟窯,弟窯也稱龍泉窯。但哥窯窯址至今未發現,故是我國陶瓷史上的一大懸案。

哥窯以開片「金絲鐵線」著稱于世,所謂「金絲鐵線」即黑色的大開片與黃色的小開片交錯形成,紋片還有「魚子紋」和「百圾碎」的俗稱。釉色有粉青、灰青、月白、米黃諸色,由于胎骨為紫黑、鐵黑,器口邊緣釉薄及底足無釉之處露出胎骨的本色,猶如鐵質,故稱其為「紫口鐵足」「聚沫攢珠」。

本件藏品是一件南宋哥窯雙耳三足爐(見圖),通高14.7厘米,口徑11.1厘米,三足爐是仿西周青銅鼎式樣燒制,爐兩邊對稱豎雙耳,唇口、鼓月復,月復徑比口徑大,爐體中間起陽線,底承三支管形足,足中空,足底黑色,即鐵足。爐體滿釉,釉色米黃,釉面布滿金絲鐵線,陽線上部開片較大,下部、足部開片較小,爐內底有鐵褐色六處支釘痕。瓷釉的開片裂紋原是一種窯病,是胎體與釉面的膨脹系數不一致造成的瑕疵,但是珍珠就是瑕疵的產物。釉面的金絲鐵線開片深受人們的追捧,于是南宋的窯工們刻意燒制這種裂紋效果,粗疏的黑色紋與細密的黃色紋同時交錯,形成了金絲鐵線的裂紋缺陷美,這就是哥窯區別于其他窯器的特征。

哥窯與宋代汝窯、官窯等不同,未見宋史記載,直至元代《至正直記》中有哥哥洞窯的記載,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出現了關于哥窯的論述,曹昭認為︰哥窯有新舊之分。因為哥窯的開片受到人們的欣賞,故從南宋以後仿品不斷,明成化(公元1465 1487年)和清乾隆(公元1736 1795年)的仿造品,最為神化相近,是當時有名的哥釉瓷器。

本件三足爐藏品經國家文物管理部門鑒定為︰禁止出境的南宋哥窯瓷。雖然從尺寸上看,這件三足爐並不高大,但其造型隱隱透出一股神聖不可侵犯的霸氣,氣勢雄偉,富有震撼力,而這種氣勢是後世一切仿品所不具備的。爐體內外有多個大小不等的縮釉棕眼,釉面光滑瑩潤,叩之瓦聲,帶有一種熟舊溫潤感,是件傳世不多、彌足珍貴的宋代哥窯藝術珍品。

4118852018-02-26 16:10:45:0周鋒彌足珍貴的南宋哥窯三足爐2139鑒賞知識鑒賞知識

/enpproperty——>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