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超負荷運轉的日本戰爭機器

作者︰紫色薔薇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抗日之鐵血兵王第八百零六章︰超負荷運轉的日本戰爭機器(求訂閱!、求月票、求一切!)

《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具體的工作要領為︰「積極處理中國事變,設法集政略戰略的綜合力量,尤其應盡一切手段斷絕第三國的援蔣行為,迅速迫使重慶政權屈服……info關于對南方施策,盡力利用形勢的變化抓住時機加以推進。」

關于對外施策,在推進處理國事變的同時,以解決南方問題為目標,大致以下列各項為準則︰「一、以對德、意、蘇政策為重點,特別要迅速加強同德、意的政治上的團結,大力調整對蘇關系。」

「二、對于美國,保持公正的主張和嚴謹的態度。因帝國推行必要措施而必然引起迫不得已的關系惡化,固然在所不辭,但應經常注意其動向,采取避免由我方主動增加摩擦的方針。」

「三、對于法屬印度支那和香港等地,力求徹底斷絕其援蔣行為,同時迅速迫使其同意我軍擔負補給任務部隊的通過和使用機場等,並力求取得帝國所需的資源。根據情況,可以考慮使用武力。對于香港,與徹底切斷緬甸援蔣公路相配合,強有力地推進各方面工作,首先迅速鏟除敵對勢力。對于租界,曾先謀求消除敵對勢力和撤退交戰**隊,同時,誘導國方面,使逐漸收回之。」

「四、對于荷屬東印度,暫時利用外交措施,努力確保其重要資源。」

「五、南太平洋上原德屬及法屬島嶼,鑒于國防上的重要性,應盡量通過外交措施,使之歸我領有。」

「六、對于南方其他各國,應力求通過友好措施,使其同我合作。」

《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無疑將給日本的前途帶來深遠的影響,而促使決定本綱要的是日本軍部,特別是日本陸軍。這樣重大的國策,僅僅靠召開一次聯席會議,也沒有經過充分的討論就草草決定下來。

不過想想,日本提出這個看似瘋狂的《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也是無奈之舉。日戰爭至今已有三年,蔣政權雖已窮途末路,但仍未放棄抗戰。歐洲戰爭方面,舊勢力正在屈服于新興國家集團的成力,殘存者只有英國一國,形勢急劇演變當可預測。

而國抗日政權之所以尚未放棄抗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日本的國力估計過低和對第三國援蔣的依賴。因此,日本對此必須進一步全面集政略戰略方面的壓力,強化國內體制,以堅決的態度對付援蔣國家集團,謀求戰爭的迅速結束,即使「被迫」進行長期戰爭,也務期萬無一失。

另外由于世界局勢的不斷發展,日本對于自身的現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日本首相近衛磨的話說︰「目前帝國的當務之急在于,迅速從歷來依賴英美的狀態下擺月兌出來,以日滿華為基礎,大致以印度以東及澳洲、新西蘭以北的南洋地區為一環,確立自給自足的態勢。今天正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尤其是考慮到將來美軍充實後的遠東政策和蘇聯國力充實後的動向,更是這樣。」

本來,日本的全部或部分石油、橡膠、特殊鋼原料、鐵礬土、皮革、棉花、羊毛、麻類、油脂等重要戰略物資必須依靠從美英及其勢力範圍內進口。

另外,堪稱工業基礎的工業母機,實際上也大部分不得不仰賴于美國。而這時美國已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並對工作母機也實行了禁運,同時早在一年前就將石油、廢鐵追加到需要批準的輸出品項目。

經過認真考慮之後認為,作為對策,當務之急應當是提前大量進口主要物資。其一部分已經實施。于是,取得南方資源以擺月兌經濟上對美英的依賴,鞏固自給自足的態勢,便被看作是自存自衛上必不可少的要求。

在日本政府看來,以外交方式解決南方問題的工作應該立即付諸實施,以迅速達到所期目的。但也不能不估計到,通過上述途徑可能達不到目的,或者為了謀求南方問題的更加徹底的解決而需要行使武力。關于行使武力,當然必須審慎考慮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國事變的調整關系以及其他內外各種形勢。

總之,日本應付變動的世界局勢,必須改善內外形勢,迅速結束國事變,並抓緊時機解決南方問題。為此,日軍大本營認為,對外加強同德意兩國政治上的團結和迅速調整日蘇邦交;對內則加強國內戰時體制和促進充實戰備等各項準備工作,極為重要,日本政府新一輪的外交攻勢即將開始。

在制定《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兩大指導策略之後,日本整個國家突然間好似擺月兌了長久以來的桎梏一般,整個國民機器全都超負荷運轉了起來。

不過裕仁天皇以及日本軍政高層的官員都清楚,這不過是個表面現象罷了,看似美好的形勢不過是昭和軍閥集團內部妥協的產物。

日本國內的問題有很多,除了經濟方面的危機之外,日本政治危機也很嚴重。軍部與政府以及陸軍與海軍之間的矛盾最為突出。

日本與所有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一樣,行使國家權力的政府機關是內閣,權力最高的長官是內閣總理大臣,這是根據日假名直接翻譯的,我們習慣叫做首相,把陸軍部大臣叫做陸相,海軍部大臣叫做海相。

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明確地把國家權力從幕府手里收回到天皇手,這也是明治維新的一個主要特點。關于這一點外人知道的很少也很淺薄,只知道日本改革成了君主立憲制度。

但是實際上天皇在國家的戰略指導思想上佔主導地位,他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內閣只是執行他的意見。這一點在明治時期表現的最為突出,明治天皇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很重要,其在日本國民心目的地位不亞于唐宗宋祖在國人心的地位,這也使得天皇的權力在明治時期達到了頂峰。

明治死後,多病的大正天皇由于身體的原因。所以將絕大多數的權力交給了內閣,這也使得內閣的權力逐漸在增長。日本也逐漸進入官政治家主導政治時期,天皇的權力在慢慢地被削弱。

到了昭和時期,裕仁接替長兄繼承了皇位。不過裕仁樣子雖然看起來傻傻的,但是這個家伙的內心卻極端的狡詐陰險,為了重新奪回內閣手的權力,裕仁與軍隊的關系進入了白熱化,日本國家的軍隊被叫做「皇軍」。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軍隊的所有權逐漸在遠離政府,靠近天皇。軍隊也越來越獨立化。裕仁不斷和軍隊有激進思想、投機思想的少壯派軍官接近,期望通過軍隊獨立化來擺月兌政府。同時裕仁也在不斷塑造「天皇」至高無上的神話地位,麻痹普通民群。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國成立了關東軍,理論上關東軍屬于特殊的單位,不隸屬于內閣政府陸軍部,直接隸屬于天皇。成為天皇的私人部隊。這也是關東軍為何敢不管不顧政府的反對,肆意挑起一八事變的最大的依仗。

很久以來,軍部與內閣一直在進行權力博弈,而天皇就是軍隊最大的頭子。(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