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式農具

作者︰亂世浮萍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五日之後,孫宇帶著騎兵營跟十幾輛大車,帶著第一批水泥回劍浦。至于琚瑤跟蘇家商隊,留在這里開展業務,盡快把農具打開市場,每多開墾一分土地,今年就能多一些收成,離自給自足就近一步。

「老邱,這把年紀了,還開荒,也不怕閃了老腰。再說你家那些地,都種好莊稼了?」雞鳴寨外,一個挑籮漢子,看見四十多的老邱帶著兒子在地里開荒,忍不住調笑道。

「老劉,這你就不懂了,你來試試。」老邱把開荒鋤交給兒子,到底上了年紀了,只能兩人交替著來。找個樹蔭底下,拿起煙袋抽了起來,對于老劉這個親戚,倒也沒什麼好藏著的。

「我年紀大了,開不動了。」老劉擺擺手,這開荒可是個死力氣活,自己還想多活兩年呢,況且這開荒啊,得吃干飯,自家一日三餐,只能喝些稀粥,開不動嘍。

「你怕是不知道吧,這可是劍州商行的開荒鋤,特省力。我們這把年紀也能干,昨天就帶著兒子在這弄了,這不都開了三分多地了。再等些日子,種些豆子,也能去商行賣些錢。」老邱一想到家里能多出田地來,忍不住咧嘴笑道。等著地開好了,種下莊稼,寨主出具憑證,再去縣里登記一下,這地契就到手了。三年免稅,嘖嘖,家里也不用天天喝粥了。況且那劍州商行說了,不管種豆子還是種花生,他們都高價收購。

「那你家的熟地呢?可不能為了開荒耽誤了。」這熟地產量可是高多了,為了開荒而荒廢了熟地,那可是劃不來。

「哪能呢,家里婦人跟兒媳婦在那料理呢,慢是慢了些,不過不打緊。等過兩日,這地開好了,就去搭把手,誤不了農時。」老邱猛抽兩口,這好日子就要來了。

「真有你的,你家婦人力氣忒大,俺家那口子就不成了。」老劉對這新式農具不是很上心,覺得都是噱頭,只以為邱家婦人力氣大。

「放你的屁,不是我說你老劉,這人得有眼力。劍州商行是刺史大人開辦的,就為了圖你那三瓜倆棗?不是我說你,刺史大人如果真想收稅,你老劉敢不交?閩西幫厲不厲害?大軍一到,立馬屁滾尿流,就你這破身板,能挨幾記?我可听說了,大人手下的士兵,天天吃肉的,嘖嘖!」要他老邱來說,這老劉就是死心眼,總覺得誰都要坑他。刺史大人當真要錢,直接收稅好了,何必繞這個彎子。

「嘿嘿,當真好使?」老劉被懟的一臉慚愧,莫不是自己多心了,真來了一個青天大老爺。

「當真,不就在那麼,你自己不能去試試?」老邱沒好氣的指指正在揮舞開荒鋤的兒子,這種事情真假立辨,有什麼好 的。

「中,我這就去。邱家大郎啊,把你這開荒鋤給我試試。」老劉邊走邊說道。

「給。」邱家大郎看了眼自家老爹,見他點頭,才把這寶貝一般的開荒鋤遞給老劉。這可不是說說,每日完工回家, 這農具都搽洗干淨,放在床頭才能入睡。整個屋里,就沒有比這農具更值錢的東西了。

老劉接過開荒鋤,覺得比尋常的要輕便一些,這口子也頗為鋒利。用力錛下去,整個鋤頭瞬間沒入土地,老劉使力將土翻上來,下面的樹根都被斬斷了。

「當真好東西,我老劉也能去開荒了,老邱,這開荒鋤多少錢?」老劉將開荒鋤還給邱家大郎,忙不迭跑到老邱身邊問道。這各寨都興修水利,好些原本離水源較遠的荒地,一下子取水便利了許多,自己何不去買把開荒鋤,也去開兩片荒地出來。

「足足白銀五兩。」老邱伸出一只手,這開荒鋤著實貴,但是值。

「啥?這麼貴。」老劉嚇了一跳,我滴乖乖,這一把開荒鋤就得五兩,這置辦一套得十幾兩了吧。

「貴個屁,都是上好的百煉鋼。商行里的人說了,就這料,打成刀能賣八兩以上。大人是為了體恤我等勞作辛苦,才把這上好的料子用來做農具。你看咱倆也活了大半輩子,哪個舍得將好料子打農具?」反正老邱覺得值,能多種些地,這銀子總能掙回來。

「這,這哪有這麼多銀子。」老劉盤算一下,自己家里的積蓄,最多也就能買把開荒鋤,自己去開荒了,這熟地咋整?

「去錢莊借啊,一分利。我借了足足十兩,估模著兩年能還掉。」老邱放下煙袋,拿起陶罐灌了口水,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

「老邱,你咋膽子這麼大咧,錢莊的銀子都敢借。」老劉有些看不懂了,錢莊可是吃人不吐骨頭,被錢莊放貸弄得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怕個屁,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就說今年,我起碼能開三畝地,三年之後就是三畝熟地。三畝熟地多少錢?十兩銀子總有的吧。我還不上大不了拿這土地去抵債,這三年的收成還有這農具,總是我自己的吧。」老邱早就算明白了,這買賣咱不虧,也就是多出些力氣,但是家里的收成肯定要多許多。

「成,老邱你厲害,我這就去錢莊貸款去。」麻蛋,還是老邱腦子活,算的明明白白的。人家都快開了小半畝地了,自己還連農具還沒著落呢。自己不努力的話,明年只能端著粥碗看老邱吃干飯了。

「去錢莊個屁,先去商行辦手續,然後商行的人帶你去錢莊。」老邱沒好氣說道,要不是看在倆家有點親戚關系,才懶得說半天。

老劉一路急趕,總算到了縣城里面,稍一打听,就朝著商行去。

「都排好隊,不要著急。」商行門口,護衛正在維持秩序,好多跟老劉一般的人,都在排隊等待。

「啥?沒貨?」排了足足半個時辰,總算輪到老劉了,一听沒貨,頓時著急的不得了。

「今天中午就沒了,先登記辦手續,三日後來取貨。」掌櫃的看了一眼老劉說道,之前貨源充足,自己在門口挨個磨嘴皮子,才能賣出去。等農具買回去,效果極好,自然傳了開來,這商行就忙碌的不得了。听說那作坊里面,都來不及打造了。

「這、這什麼都沒有,就辦手續?」老劉一听就慌了,難不成自己就拿著張紙,就欠銀行一筆銀子。

「這你放心,先付一成定金,老夫去給你排個單子。現在就下定,三日後保證你有貨,若是需要考慮考慮,那就先去旁邊,後面排隊的還很多。」掌櫃的抬頭瞧了一眼,後面還有二三十號人呢。

「就是啊,掌櫃的,先給我辦。」後面排隊的看見老劉磨磨唧唧的,著急說道。

「你這後生,怎麼說話呢?誰說我不辦的,不就問一下嘛,我辦。一把開荒鋤、兩把鋤頭,一把釘耙,一把鐵鍬。」老劉當即將老邱買的農具給報了一遍。

「開荒鋤五兩、鋤頭兩把四兩、釘耙四兩、鐵鍬三兩,合計十六兩。定金一兩六錢,銅錢還是銀子?」掌櫃麻利的寫了一份清單,將商行的紅章朝著上面一蓋,這就成了。

「銀子。」老劉掏出兩個碎銀子遞了過去,旁邊自有小二接過稱量。

「剩下的銀子三日後取貨交付,若要貸款,記得帶好寨里開具的身份憑證。」掌櫃的交待一聲,接著給下一個辦理。

整個劍州境內,陸續開始了開荒熱潮,如此下去,不出兩年,劍州糧食足以自給自足。

泉州城內,一棟三層酒樓,大氣非凡。此樓名曰望海樓,是泉州四大家族之首宋家的產業。坐于此樓上,可以直接瞭望泉州港,來往船只熱鬧非凡,是這亂世不可多得的繁華所在。

泉州四大家族,宋祁梁陳,皆在此地扎根不下百年,經歷連番戰亂,猶自屹立不倒。四大家族的主要產業在于海貿,這泉州城內的產業,不過錦上添花罷了。今天望海樓的三樓雅座,只有三人,來自宋祁梁三家,都是各家的家主。

「宋大哥,不知此番叫我等前來,所謂何事?」祁家家主祁征,面色黝黑,其貌不揚,比起宋家家主宋濂的氣派,可就差了許多了。

「此次叫二位兄弟來,實有要事。昨日陳家遞來消息,這海上的利潤,他們還要再加半成。老夫也是做不得主,只得叫二位兄弟來此,當面商量。」宋家作為四大家族之首,往日里各事都是宋家出頭,宋家做事向來敞亮,三家倒也服氣。但是這些年逐漸有些變味了,四大家族的陳家,出了個陳洪進,乃是晉江王手下統軍使,第一大將,這兩年越發跋扈起來,頗有不把宋家放在眼里的打算。

這海貿雖然利潤豐厚,但是風險極大,不僅要抵御風浪,沿途還有海盜出沒,就連其他商船,也得提防。因此四家向來共同進退。商船都是共同出資打造,原本宋家佔三成半,祁家兩成半,梁陳二家各佔兩成。去年陳家就要求增加份額,宋家將自己的半成分子,低價賣給了陳家,畢竟陳家出了個大將軍,在官場上話語權大,也該給些好處。不曾想這陳家猶自不滿足,這是準備把宋家踩在腳底,成為四大家族之首的意思,宋濂自然不肯吃這個虧。

「貪得無厭,照這麼下去,再過幾年這海上恐怕就他陳家一家的天下了。」祁家家主祁征將手中酒杯重重一跺。上次是宋家讓了半成,此次如果讓出份子,肯定就輪到自己跟梁家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