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作者︰亂世浮萍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此時已是深秋,第一場雪隨時都會來,溪水很涼,很多見機快的士兵已經跳入溪水中,正奮力往對岸游去。

匡仲耒將長劍牢牢綁在腰間,在潘無霜錯愕的目光中,縱身跳入寒冷的溪水。

潘無霜深吸一口氣,抽出長刀有樣學樣,趁著現在還有機會,得速度快一些,否則他就成了墊背的替死鬼。

戰爭推進的速度,超出了林肇慶的預計,不過小半個時辰,就開始打掃戰場,至于跳入溪水逃生的數百人,直接棄之不顧。

一切料理妥當,他該回建德去,給孫宇一個明確的答復。

至于匡仲耒跟潘無霜二人,渾身衣服都在滴水,秋風一吹,冷入骨髓。

與他倆一道同行的,還有三百余人,皆是全身濕漉漉的,這般下去,肯定要生病的。

「潘將軍,不成了,再這般下去,大家都要完蛋。」匡仲耒體力不支,跑動時還好,一旦停下來,如何忍得住這般的寒氣。

從昨夜到現在,也就中午休憩了一個時辰,潘無霜還行,匡仲耒是實在吃不消了。

潘無霜看看自己,全身上下就一把刀,匡仲耒與他的親衛也是差不多,其他人更是兩手空空,想生個火取暖,那也得找到火折子才行。

「大將軍,那邊好像有人家!」眼下正是做晚飯的時候,前方的山谷里,有一處有幾縷炊煙升騰,必然是有人家的。

匡仲耒模模干癟的肚皮,又困又餓,還冷得不行。

「走,去看看!」匡仲耒決定,先去那邊休息一下,弄點吃的,把衣服烤干。

至于林肇慶會不會派人追上來,他倒是不擔心,橋梁毀了,為了他們這些兩手空空之輩,犯不著。

歙州承平多年,山谷里的小村莊,算是一座世外桃源,除了里正會來催繳稅糧外,基本與外界沒多少接觸。

突然涌進數百號全身濕透的青壯漢子,打破了小山村的寧靜。

村里人都出來了,漢子都將自家婆娘跟孩子擋在身後,他們不知道這些人準備做什麼。

「諸位,這位乃是」潘無霜清了一下嗓子,就打算用匡仲耒的名頭來嚇唬人,反正先把衣服烘干了,吃頓飽飯,好好的睡上一覺。

「諸位父老鄉親,我等乃是在溪水上跑船行商的,船被人動了手腳,我等落水逃生,現在身無長物,想在貴地借宿一夜,不知可否?」匡仲耒一把拉住潘無霜,他一個剛剛受命的節度使,混成這般情形,還不夠丟人的嗎?

「老朽見過幾位貴客,我等向來好客,只是,貴客這人有些太多了。」一名拄著拐杖的老者,越過人群,走到最前方回道。

這村里總共也就二十幾戶人家,他們這一來,基本就要把地方全佔了。而且這一個個都跟落湯雞似的,肯定不是簡單過個夜,這還得吃飯,今晚一頓,明早一頓,這不得把村里給吃空了。

「老人家,我等在績溪縣城中便有產業,必不會讓村里白白破費。」匡仲耒忍住寒冷,打了個哆嗦,但是考慮到名聲,也只能好言相商。

「這」老者也有些拿捏不準,萬一吃干抹淨不認賬,他們這損失就大了。

「這是本、咳、我的心愛之物,就抵在村里如何?」匡仲耒急著烤火,干脆將長劍往前一遞,準備以此作為抵押。

「不用,不用,老朽這就帶大伙去準備。」老者嚇了一跳,這麼多青壯漢子,好些還帶著家伙,他居然還推三阻四的,趕忙招呼大家伙回去準備。

不過兩炷香的功夫,村口的空地上,就架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大家成群結隊圍著篝火,將衣服月兌下來烘烤。

匡仲耒跟潘無霜的待遇就更好了,直接被老者帶到自己家中,在正廳中燒起了火盆。

「來,貴客先慢用,家里做得太少了,老朽這就再去準備。」原本自家吃的飯菜,先端給他們用,自己再去廚房重新做。

剛到廚房外,就听見兒媳婦在跟兒子埋怨,這好好的飯菜,不僅便宜了別人,還得繼續起火做飯,不知道要做到什麼時候。

「都給我閉嘴!」老者進了廚房,直接對小倆口吼道。

平日里還算溫和的老者突然發火,小倆口頓時閉口不言,心中卻猶自氣鼓鼓的不服。

「我老眼昏花了,你們也看不清嗎?這哪是什麼跑船的,你看看手上那繭子,還有那兵器衣服,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誰家跑船的這般講究?」老者指著廚房窗外烤火的士兵說道。

「爹,那他們是做什麼的?」小倆口對著窗外看了一眼,果然跟他爹說得一樣。

「十有**是當兵的,而且這模樣,是吃了虧。記住,千萬別得罪他們,不對,你倆就不許出這道門,一會吃完就在這里湊合一晚。」老者看看兒媳婦,終究是不放心,這些人指不定就是吃了敗仗的逃兵,誰知道會干出什麼勾當來,老者眼下就只有一個念頭,趕緊打發走就算。

睦州城中,漸漸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繁華,孫宇已經搬到刺史府辦公,處理每日往來的公文。

睦州的官場,孫宇不打算動,眼下的一切,都是為了平穩過度。

這睦州城中,以前的軍事上,肯定是陶桂說了算,政務上卻是刺史負責。後來南唐大軍攻來,睦州直接軍政一體,刺史的職能便被閑置了。

「國公爺,這般推廣,恐怕難度不小啊。」睦州刺史聶茂英,原本在家中賦閑,整日提心吊膽,各種情況都想過了,唯獨沒想過孫宇會親自來府中請他。

孫宇進入睦州城不久,便安排人去民間打听,這刺史聶茂英的風評不錯,那就不妨重用,也算是給南越舊臣一個態度,不僅是手握兵權的武將,文臣他同樣重視。

聶茂英手中握著的,是一份執政文書,這里面的細則,在孫宇治下每一處,都已經落實到位了。但是在他看來,這其中的阻力,大到讓他窒息。

「聶大人,這其中的政策,每一條都不能打折扣,必須切實落地。我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若是但有難處,就止步的話,豈非愧對治下百姓?」孫宇當然知道難,想要對那些大戶動刀,這里面的牽扯太大了。

「睦州初定,這」聶茂英仍有疑慮,這些大戶可不是任人宰割的主,真的逼急了,背後的手段可不少。

他們這些當地方官的,大多都想做些造福百姓的好事,但這些都不可避免觸動本地大族的利益。

這些大族在地方上經營多年,盤根錯節,更有甚者,還私下組織鄉勇,普通老百姓畏之如虎,就連州縣里的官員,也根本動不得他們。否者稅糧必然是收不上來,若是再**亂子,那肯定是要卷鋪蓋走人的。

「正是因為初定,尚沒有那麼多勾連,眼下正是好時機。聶大人,我主登基之後,朝堂之上,雖有諸般空缺,可若是沒有實打實的政績,這也是不成的。」孫宇知道這事難辦,可只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那就不成問題。

孫宇從來不以聖人的標準要求官員,你可以有自身的追求,但必須在規則以內。

一個官員,想要謀求更高的職位,那是本分,只要你能夠拿出足夠的功績,他都願意成全。可若是想走邪門歪道,那就別怪他不客氣。

「國公爺,此事若想成,必須得先解決遂安湯氏。」聶茂英當然听出了孫宇的意思,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若是能夠博得孫宇的青睞,進入中樞不過舉手之勞。

他在睦州為官多年,治下各縣,有哪些不給官府面子的刺頭,他是一清二楚。往年,他不僅不敢得罪,遇上誰家老太爺過壽什麼的,還得派人去隨禮,就指著他們能夠配合一些。

這遂安湯氏如今真正的話事人名湯儀,是從越國戶部尚書位置上退下來的,在朝堂之上頗有幾分面子,聶茂英根本不敢得罪。

這湯氏有良田萬畝,因為地處邊境,還做著走私的買賣,據說湯氏掌握了一條走私的路線,日進斗金。

這些年,通過彼此聯姻的方式,湯氏與睦州其他幾個大族,牢牢綁在一起,是地方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若是有官員試圖動他們的利益,或是發動朝堂之上的力量將其調離,或者就使其政令不出門,而不得不屈服。

僅僅湯氏一族,豢養的護衛便不下千人,除了沒有鐵甲之外,其他裝備一樣不缺。

這樣一支地處邊境的武裝,往山里一鑽,大軍都無可奈何。

「遂安湯氏?好大的威風。」孫宇嗤之以鼻,這越國地界,還能有比錢氏更大的家族不成?

「國公爺,這遂安湯氏,雖然看似招搖,實際上行事很小心,根本抓不到其把柄,很難定罪。」聶茂英不是沒想過將其鏟除,可他雖為刺史,不拿著切實的證據,根本無可奈何。

「陶將軍可牽連其中?」其他人無所謂,若是陶桂牽連其中,就得將其摘出來,不然傳出去,他一個卸磨殺驢的名聲,是決計跑不掉的。

「應該沒有太多牽扯,陶將軍以前只是練軍,與地方上並無太多交集。」陶桂是林肇慶打過來,才成為睦州實際的掌控者,此前跟遂安湯氏沒什麼來往。

「既如此,便拿這湯氏,做殺雞儆猴的那只雞,也好少造些殺孽。」孫宇的目的,是讓所有人在他的規制之下生活,而不是殺戮,戰場之上的殺伐,他就已經受夠了。

湯儀如今六十有九,至仕已有三年,這年月,五十便是長者,七十真的是古來稀。

湯儀年少時,湯氏就是本地大族,一路科舉做官往上爬,倒也算順遂。湯氏這些年,借著他的便利,順利登頂睦州第一大族。

湯儀這一脈,並非長房,如今的族長按輩分算,乃是湯儀的族佷。有著長輩的架子,又以尚書的頭餃至仕,若是順利的話,身故之後,朝廷怎麼也得給個太傅之類的頭餃,以彰體面。

如今吶,這越國都沒了,這些待遇也就打了水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