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4節 記憶的關鍵

在孔子看來,這世人的智商有幾個層次,最高明的就是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的下一個層次,才是學而知之。但學而知之也是個了不起的層次,最少這類人是主動的求索這個世界的真相。等到處于窘境,再想著學習改變現狀的人,在孔子眼中,那屬于第三梯隊的人。

當然,在孔子看來,最糟糕的一種情況就是處于困境,仍舊不想著學習的人,那基本不可救藥了。

在後人眼中,孔子是個聖人,不過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認為自己非生而知之,僅是好學而已。

可孔子人認為這世上的確有生而知之的人。

但世上還有知其生之的人物!

沉約思想再出,張繼先見狀訝然片刻,緩緩點頭嘆道︰「世間玄奇,不可思議。」

葉宣兒同時道,「不錯,李雅薇、賽月做到了知其生之的情況。暖玉,你還不將結果轉給沉約看看嗎?」

暖玉微有沉吟,終于道,「李雅薇曾經建議我,弄懂一切再話于沉約知曉的。」她不是隱瞞,只是遵守約定。

「但沉約可以加快這個明白的過程,難道不是嗎?」葉宣兒坦誠道,「我想李雅薇知道目前的情況,肯定會同意我的看法。」

暖玉點點頭,她的實驗室有影像出現在眾人面前,赫然就是宋皇宮內,呂才人產子的情況。

一面鏡子,赫然將呂才人 成兩半。

張繼先饒是鎮定,見狀仍舊驚起道,「正是這般。」他做夢都沒想到過,昔日往事竟會清楚的再現他的眼前。

呂才人因為被鏡子剖成兩半,是以從眾人的角度來看,呂才人是呈對稱形狀,這種情況就和某些半月橋美景般,本是橋是半月形狀,但在水中出影後,橋和倒影合成滿月之景。

只是呂才人旁邊的宮女、穩婆等人所顯然沒發現這個異狀,仍舊忙忙碌碌。

沉約見狀,「這是賽月的記憶?」

葉宣兒立即道,「是的,這是她記憶中的景象,她顯然看到了常人沒有看到的事情。但很顯然,那些宮女是看不到這種情形的,不然早就嚇跑了。」

影像微轉角度,顯出屏風後的張繼先。那時的張繼先閉目養神,可眉心在輕微跳動,葉宣兒又道,「這時候的張繼先,顯然也察覺到異常了。」

張繼先連連點頭。

禪定會讓人察覺到不可思議的世界。

那個世界,和用六根看到的截然不同。

但並非七支坐的人才可進入禪定,事實是,真正練熟四禪八定的人,任意時刻,任何狀態都可以入定出定的快捷轉換。

當初沉約在明界力戰殺手之王戈林,就是靠瞬間入定來破局。

而釋迦弟子優波離是在給釋迦理發的時候,得釋迦指點,站立進入四禪八定。

進入四禪八定靠的不是七支坐的持久,而是絕對清醒的意志。

很多僧人以能打坐能坐一天、數天為榮,這其實不是正確的禪定,而是陷入禪定過程中、痴迷某種安逸的獲得。

有得必失!

當這些人用辛苦積累的清醒換取那一刻、一天、數天的安逸時,實則又將他們的清醒轉為了痴迷,是以徒勞一生。

磨磚不成鏡,坐禪不成佛。

此舉說的是若沒有質變,量變有增有減,一味打坐卻缺乏智慧的思考,終究還是會陷入昏沉痴迷之中。

可那時的賽月是清醒,清醒的甚至可以記住她生時的情況……

沉約想到這里的時候想到了一個關鍵——這絕非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這時候的清醒本來是最難保持的!

賽月之前是什麼人物?她如何能保持這般清醒?

沉約暗自奇怪。

奇怪的是,天涯這一次,並沒有將沉約的思想轉現。

葉宣兒繼續道,「我們都知道,人的記憶是極為奇怪的事情,事實上,根據現代科學的理論,一人在看到事物的第一眼,就已經事物的表征全部記入腦海,只是有的人可以完全的描述原樣,有些人還原的支離破碎,有些人根本轉瞬就忘。」

暖玉一旁終道,「根據現代科學,這是長期記憶和短時記憶的區別。」

「但我們都知道,現代科學沒有那麼科學的。」

葉宣兒直言不諱道,「到現在,現代科學的確可以將人體拆解的支離破碎,可不要說對人體精氣神的運作一無所知,甚至對人體內部精微的操作都是茫然不知。人類對于自身身體的了解,就像一個原始人拿到一個筆記本電腦般,只會開機關機,偶爾的發現一些應用程序的功能,但對電腦的系統架構、內存空間,cpu等精微的運作全然無知。」

沉約不能不說葉宣兒的比喻極為貼切。

對人體自認為極為了解的現代人,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控制,痴痴呆呆的進入別人預設的引誘中,怎麼能說對自己有所了解呢?

葉宣兒再道,「記憶是極為復雜的意識維系過程,而世人對自身的意識,同樣處于茫然的狀態。」

沉約再度點頭。

數千年來的人類史,其實對人類的意識有過太多的研究,可很多時候,並非你研究的多,你就了解的多。

西方的哲學陷入虛無主義,越研究讓自己就越絕望,而西方研究到自殺的哲學家,絕不是少數。

這是研究明白了?

這就和信佛遁入佛門,不理世間事一般的境況。

你不懂因緣果報,不能了解世事變化,何談覺悟?

虛無、執空並非真知,而是妄想。

釋迦明言,世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而不能證得。

世人對自身意識的運行可說的一無所知,記憶又是意識維系的載體,由此可知,世人對記憶的了解也是膚淺的可憐。

「世人只當記憶是個容器。」

葉宣兒一針見血道,「他們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試圖擴大這個容器裝載更多的東西,但就像一個房間不夠裝東西,世人再用更多的房間裝載般,最終東西廢棄,房屋同樣廢棄。」

始終少出聲的琴絲突然說了句,「因此,在你看來,記憶的關鍵是什麼?」

葉宣兒對這個問題顯然早有研究,「記憶關鍵不在多,而在于整理產生質變。沒有質變的記憶,屬于無效記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