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節 定勢

人的六根是有欺騙性的。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根據佛法而言,人死後是什麼都帶不走的,只有業才會隨著靈識兜兜轉轉的進行六道輪回。

業類似一人的習氣痕跡,可看作無明之根。無明起,行、識隨,名色生,六入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根對內外的觸,受,又產生世人對整個世界的愛、取、有等緣起,將愛取有三個動作不停的重復在生、老死這段線性生命過程中。

此為十二因緣。

「愛、取、有」終究一無所有,無法帶走,可因為愛取有三個行為帶來的業卻固定下來,隨同靈識進入下一次六道輪回。

業不同,六入有所區別。

業為無明根,有人因為業重,導致無明重、因此表現為痴,有人名色迷,貪婪屬性加強,若非遇機緣化解,就會下意識的將痴、貪屬性繼續加強,這就是加重了業,直到降到下三道,轉為畜生、餓鬼、地獄之層次。

這種考核並非如考研考公般,考研考公有反復重來的機會、最少有上一次的經驗,十二因緣產生的六道輪轉卻很殘酷,因為習氣難覺,反成桎梏,每一次輪轉都帶著上一次的枷鎖。

枷鎖多一層,突破扭轉就難上一層。

容易的時候你都無法扭轉局面,絕境重生的事情,如何能落到你的身上?

是以修行最強調的就是當下一刻——只有這一刻才是你可以控制的,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就努力的去破解枷鎖,每去除一層枷鎖(問題),就消掉了一個業,你在下一次輪轉中,才可能向上而行,直至月兌離六道輪轉。

當然了,這種解決問題是建立在你自身清楚認知上,你若只是听別人哄騙,說你前生制造了什麼什麼冤孽的,需要破財、放生來解決你的業障,那絕對是遇到了騙子。听從這些所謂的解決而行動,只會增加你自身的痴迷,反倒更入惡道。

你將一群沒有野外存活能力的生靈放生,那非放生,而是殺生。

你破財只為消解你的罪業,甚至挪用公款來消業,更不過是痴迷墜入惡行,和消業無關。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的方法才是真正解業之法。

真正的消業是清醒審視自己的習氣,漸漸改變那些傷害他人、不利自身的舉動。

如何清醒?當然要靜行去塵。

因為無明影響了六根,因此六根是在業習氣的影響下對外界進行感知。

有情緒的判斷就偏離了公正,有習氣的感知自然會產生心性的背離。

在世人的下意識中,鏡子是還原一人全貌的東西,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實則不是!

因為你在面對鏡子舉起左手的時候,你若細心觀察,加上些許的邏輯分析,你就會發現鏡中人舉起的是右手!

那鏡子反應的是你的真實情況嗎?當然不是!

是你的邏輯認知出現的問題?

鏡子中事物若不真實,我們以它為參照物,如何能得到真實的認知?你的邏輯出了問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正確。

只憑這簡單的一個現象,你若真正細心思考,就會發現六根有著極強的欺騙性,六根讓你認為你通過它們獲取的一切是真實的。

而整體的認知就形成了社會的規則。

世人認為這些規則就是金科玉律。

事實卻非如此。

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大智慧的人明白這些道理,才將六根起的識別稱作是塵,認為這是虛幻不實的。

三千年後,世人始終執著塵緣。

何為塵緣?六塵緣起罷了,簡單來說,世人就像追逐那炫目煙火的少年——煙火起,少年躁動,煙火滅,少年準備追逐另外一段煙火。煙火生生滅滅,世人生生死死。

世人然後宣布自己在進步,或者應該認為,是全體人體的六根在宣稱自己在進步。

六根能代表你?

沉約的思想顯現,夜星沉、張繼先見了,都露出驚嘆之意。他們以道法入道,自認窺到天地之秘,可見沉約所思所想,才發現道法和佛法終究有極大的區別。他們雖多少知道佛法,卻從未見過有人將佛法的條理敘說的這般清晰深邃。

沉約所舉之例看似尋常,但深度思考,讓夜星沉、張繼先這類人都忍不住的開始懷疑人生。

人生如夢又如幻。

琴絲亦在思索沉約所思,半晌方道,「看來理不是越辯越明,而是越清越明。因此……沉約,在你看來,張道長看到的鏡子並非六根所識,更近心性所照?」

沉約緩緩點頭,「因為心性所照,方能認清真相。」

琴絲看向張繼先,「但我仍不解什麼是賽月、初月在鏡中出現的是相反的之語。」

張繼先終于道,「我們對鏡舉起左手,鏡中人舉的是右手,可如果從位置角度來看,鏡中人的舉動,是和我們的身軀對應的……」

沉約沉吟道,「或許可以說,你遇到了對鏡舉起左手,鏡中人也舉起左手一事?」

張繼先吁了一口氣,「正是如此!」

沉約笑道,「在我們那個年代,這叫做見鬼了!」

世人因為大昏沉之故,實則對周邊事物的觀察益發喪失了敏銳,其實你如果對鏡舉起左手,鏡中人同樣舉起左手,或許你一時無法察覺到什麼問題,可深想之下,才會發現其中的可怕之處。

但這真的恐怖嗎?

如果鏡子的設計本來就是你舉左手,鏡中人也舉左手呢?

恐怖不會再存在,只是是原固化現象會引發你見鬼的猜想。

因此恐怖的不是鏡子,而是世人對認知定勢破除的畏懼。

世人本來覺得自己認知亙古不改,可等發現沒一樣是穩定的,慌亂可想而知。

可真相是世間的確沒有穩定的存在。

哪怕日月都會消亡。

因此你在畏懼什麼?

沉約所想顯于人前,張繼先長吁一口氣道,「不錯,我在恐懼什麼?我不應該恐懼的。」

沉約看了琴絲一眼,「因此張道長看到的不是世俗中的那種鏡子,而是一種有另外一種規則的鏡子?鏡子出現的目的是什麼?」

琴絲不等回答,實驗室四周突然有紅光閃爍,琴絲微有詫異,隨即露出微笑,「沉約,你的老朋友在找你。」

沉約怔了下,就見石田秀子、暖玉的影像出現在面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