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太白尊,不太紅

作者︰青木赤火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不過,這事兒如今也不是什麼秘密,所以,作偽一樣可以「跟進」。作偽之後,也剪開唄,分開賣就是了。

吳奪既然拿在手里,肯定是听听再說。

結果卻讓吳奪大吃一驚,這東西居然是真品!

雖然听不到是誰寫的,但是,紙是唐代的紙,墨是唐代的墨,抄寫時間也是唐代。

雖然是唐末,但那也是唐代。

而且,本來這一卷經文,長達六米,是被剪成了四段!吳奪看到的,是起首從右往左的第一段。

剪斷的時間,也不是清末,而是明代嘉靖時期。剪斷的原因也沒听到,但這不重要了,已經剪了。

真真是始料未及。

一張唐人寫經的精品,居然隨意擺在了攤子上,看起來原先只是用報紙簡單包裹。

雖然攤主「言之鑿鑿」,說什麼敦煌洞窟出來的唐人寫經,但吳奪老覺得,他並不會真的認為這就是一張唐人寫經。

說,誰不往好里說啊?一件現代工藝品陶瓷煙灰缸,都有人敢說是清代官窯哩。

「什麼價兒?」吳奪也不跟他提這個,直接問價。

「五十個。」攤主應得也很脆。

吳奪一听, !真按著真品要價啊?!

這到底是啥情況?這段經文的行價,差不多應該就是這樣。

這是一段,不是整幅,若是整幅的話,那就高了。但即便是一段,根據長度和品相,也能值個四五十萬。

「太高了?咱能好好說麼?」吳奪穩住了說道。

「小兄弟,我看你有些誤會。」攤主不徐不疾,「我早就說了,這是洞窟出來的唐人寫經。我說不稀奇,是說民間存在不稀奇,不代表東西價兒低啊。」

吳奪微微點頭,沒說話,卻看了看攤子上的報紙。

攤主笑了,「噢!真正識貨的,不會在意包裝的;不識貨的,裝個好盒子他也看不明白。」

嘿!

他還發揮上了!

這筆買賣,做不了了。

既然做不了了,吳奪干脆就提了一句,「我說,這真不是洞窟出來的唐人寫經,這是唐末的手寫經文。還有,也不是像一部分洞窟出來的唐經一樣,是清末運送途中被剪斷的,這是明代剪斷的。」

攤主一听,眼珠子瞪圓了,「小兄弟,你這是現編的吧?」

「自己慢慢研究吧。」吳奪收完,便輕輕放下了經卷,抬步離去。

攤主看著吳奪的背影,暗自嘟囔了一句,「這特麼要是裝逼,也太圓潤了!」

這樣的東西,並不在吳奪的收藏範圍之內,若是沒得賺,指定不會買。本來可以不多說,但終究還是年輕,攤主發揮了兩句,讓吳奪有點兒不爽,這才甩了一通話。

反正自己不要,也無所謂了。

隨後接連看了幾個攤子,這才發現自己第一件遇上唐人寫經不過是趕巧了,這里頭,也是老普和「新假破」居多。

又到了一個攤子,吳奪發現,除了擺著東西,還有一張大照片擺在攤子一角。

照片上是一件瓷器。

紅釉太白尊。

太白尊這個器型,在市面上出現得比較少,以至于很多瓷器玩家見都沒見過。

從這個器型的名字上,不太好明白是個啥樣子。

簡單來說,有點兒像酒壇子,但不是很像,而且比酒壇子好看多了。一般是小口,短脖子,然後溜肩,下面的部分像個半球。淺圈足,而且往往修得很窄小。

像酒壇,所以就借用了李太白的名字,稱之為太白尊。

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听起來就俗氣多了,叫雞罩尊。

雞罩就是圈雞用的罩子,外型確實也有點兒像,不過雞罩整體上沒那麼高。

太白尊是康熙官窯的典型器,後世很少。

照片上的太白尊是一個站住的正面圖案,還帶著淺刻的團螭紋,這也是官窯的典型紋樣,民窯不能這麼刻。

不過只看這張照片,看不到足底,看不到底款。

再者,從照片上看,這個紅釉,有些不倫不類,不是濃重如血的郎窯紅,也不是什麼祭紅釉、豇豆紅釉、胭脂紅釉等等,是一種吳奪沒見過的紅釉。

有些沉凝,帶點兒紫灰的感覺,不太紅,卻也不難看。

「老兄,這擺一張照片,幾個意思?」吳奪看完了照片,出口問道。

「隔山打牛唄。」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收拾得還挺利索,小發型油光水滑的。

「就靠這一張照片?」

「那不能夠。」攤主笑道,「圖片和視頻都有,很多,你想看在我手機里。」

所謂隔山打牛,就是不見實物,先看圖片和資料,根據這個談價,談好了再看東西。要,就按談好的價兒。

當然,看了實物覺得不行,不要也沒事兒。

這種方式不太好評價,有優點也有缺點,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總之是有人用。

「那就看看唄,是康熙官窯的底吧?」

「就沖你這句話,懂行!那必須讓你好好看看啊!」攤主從包里掏出了一個大屏手機,操作了幾下,便遞給了吳奪。

吳奪接過,先點開了只有足底的圖片。

有「底款」,但不是字,只有青花雙圈。

青花雙圈,也是康熙官窯早期的一個典型代表。

康熙早期乃至到中期的官窯,很多是不落年號款的。不落年號款,也分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素底,什麼都沒有,徹底無款;還有一種,就是這青花雙圈款,雙圈內無字。

再看底釉,典型的糯米白,看著很細膩;胎釉結合得不錯,圈足也呈現出「泥鰍背」的特征。

看這圖,沒啥問題。

吳奪又點開了幾張圖片,細細看過之後,又看了三個視頻。這三個視頻,一個重點是足底,一個重點是口部,一個重點是釉面和淺刻的團螭紋。

看完之後,吳奪大體有了一個判斷。

這太白尊,通過圖片和視頻來看,問題不大。就連這不太紅的釉色,也能解釋。

紅釉瓷器,燒造成本高,難度大,即便是官窯,成品率也不是很高。自打宣德朝之後,整個明代,幾乎很少出現官窯紅釉。

二百多年之後,清代康熙朝才又恢復。大名鼎鼎的郎窯紅就是這時候橫空出世。而且,康熙朝之後,紅釉的品種也逐漸豐富起來,什麼胭脂紅、珊瑚紅、礬紅,都是新品種。

這件太白尊的紅釉,應該是康熙早期試燒紅釉的產品。應該說不怎麼成功,但也不能算失敗,至少不難看,甚至別有一種味道。

而且,既然能保留下來,就說明沒有認定為失敗品,是被認可的。

當然,這是就真品的情況說的。高仿若是仿不好,也可能搞出這種難見的釉色來。

吳奪將手機遞還給攤主之後,接口問道︰「東西在哪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