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八大神獸

作者︰青木赤火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吳大志笑道,「想法一樣。」

隨後三人便從粗大石柱中間的空當走了過去。

他們之所以都想去右側空間先看看,是因為那里的布置比較獨特。

居中有一口井,八角形井台以八塊整條石材拼砌而成,口徑大概有兩米左右。

舉燈探射,井下有水。大致測算,水面距離井口有五六米。這口井,應該是打通到了嘉陵江。

不過水位不對。

因為從外部的江水情況來看,水位不應該這麼低;雖然不知道當年的嘉陵江水位,但水是流動的,現在外頭的江面水位變化,井中也應該有相應變化。

現在水位還這麼低,那就有可能當年在向下打通之時又做了什麼特殊的構造。

‧‧‧‧‧‧

如果這里只有孤零零的一口井,那也算不上什麼獨特。

還有其他的設置。

在八角井台的八個豎面上,各打了一個圓孔,同時各有一條鎖鏈從圓孔中穿入,下伸沉入到了井水中。而八條鎖鏈的另一頭,則向外斜向高拉,各連接到了一個石雕上。

也就是說,一共有八個石雕。

這八條鎖鏈,並不是青銅鎖鏈或者其他金屬鎖鏈,而是青石鎖鏈。

石材是沒辦法拉伸的,所以一條長長的鎖鏈,就得用好大一塊青石雕鑿而成。

青石鎖鏈連接八個石雕,就不是直接連接了,而是各通過一個金環。

從金環的顏色來看,微微泛青,正所謂七青八黃九紫十赤,照此看金環的含金量應該在七成左右。

這八個石雕,是八個動物形象,下方都有圓形石座,徑約一米,高兩尺多;石座前部雕鑿出了鏤空的半圓環狀,金環就是連在這里的。

一口八角井,八條鎖鏈伸入井水,以金環連接八個石雕,構成了這個空間的主要設置。

隨後,他們三人便又依次仔細看了看八個動物形象的石雕。

確切地說,這應該是八個神獸,因為它們都是不正常動物形象。

其中有三個都是鳥的形象。

一個沒有面目,身體鼓鼓囊囊,而且六只腳爪,四個翅膀;一個基本上像個烏鴉,但是喙部偏大偏長,而且頭頂浮雕有怪異的花紋;還有一個有點兒像鳳凰,卻有三只腳。

剩下的五個神獸石雕中,其中兩個,一個是馬身龍首,一個是類似豹身的獨角獸,還長了五條尾巴。

還有三個,分別是︰狻猊、饕餮、九尾狐。

一開始吳奪上眼便可認出的,就是最後說的這三個。

因為狻猊和饕餮,在古玩的紋飾中算是比較常見;而九尾狐,特征太明顯了。

辨識片刻之後,像烏鴉的鳥,吳奪覺得應該是精衛。根據《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篇章︰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

只是這石雕是沒有顏色的,看不出白色的鳥喙和紅色的腳爪,只能看出「文首」,也就是頭頂有花紋。

像鳳凰的三足鳥,吳奪有些猶豫,兀自沉吟道,「莫不是青鳥?」

「對,應該是。」葛亮在一旁接了口。

青鳥算是鳳凰的「前身」,這種三足神鳥相傳是西王母的信使,古時也有大量詩詞歌賦借用,比如「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葛亮和吳奪一樣,也就能認出這五個石雕所刻畫出神獸形象,其他的一時沒了想法,于是便齊齊看向吳大志。

「三個類鳥形象,一個是精衛,一個是青鳥,還有一個,應該是帝江。」吳大志先指著六足四翅的石雕像說道,「沒有面目,身體鼓鼓囊囊像個口袋,應該就是精通歌舞的神獸帝江了。」

吳大志這一說,吳奪和葛亮倒是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他們不是沒看過關于帝江的說法,但是剛才沒有對上號。就如同知識掌握得不牢靠,考試的時候答不出來,但是考完听別人一說答案,卻又想起自己不是沒學過啊!

「龍首馬身的,應該是中山神,就是神話中的一種山神。」吳大志說著頓了頓,看了看他倆,「也叫鐘山神,一個是中間的中,一個是敲鐘的鐘。」

這次他倆沒法應過來,因為壓根沒听說過。

吳大志見狀,又指了指豹身五尾獨角獸,「這種神獸,我想應該是猙,猙獰的猙。傳說猙這種神獸,以頭上的角擊石,能發出鏗鏘的聲音,同時五尾散開,有助傳聲。」

關于猙,吳奪和葛亮倒是知道有這種「神獸」,但卻沒有記住關于它的具體描述。所以知道也對不上號。

吳大志說完之後,八大神獸吳奪就都對上號了。而且以後要是再問他,保證印象深刻。

「八大神獸,都應該是上古時期的吧,放在這巴王廟里‧‧‧‧‧‧」吳奪接著又沉吟起來。

吳大志接了口,「將八大神獸放到這里,連通神廟下方的江水,應該主要是鎮守和祈福的作用,可能還有相應的司職意義‧‧‧‧‧‧」

吳奪隨後便默默梳理一遍,這八大神獸,還真是「面面俱到」。

巴王廟的入口雖在水下,實際卻在魚背山的山體中,所以安排了一個「中山神」。

猙是負責「發聲」。

懂歌舞的帝江,是為了「滿足」巴蔓子的「文娛需求」。

精衛是代表了魂靈不死,同時也有一種矢志不渝的精神在里頭。

青鳥自然是司職信使。

九尾狐,因為大禹和涂山氏的姻緣,也有祥瑞和多子多孫的意義。

狻猊的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所以有接受「香火」的意思在里頭。

饕餮是「貪吃」的象征,雖然也有「惡名」,但是這里應是借用了滿足飲食方面的意義。

而八大神獸的底座,以土性的石鏈連接井下江水,同時附有金環;土生金,金生水;水為陰,陰通靈;以此形成了對巴王廟中英靈的鎮守和祈福的「循環」。

雖然搞清楚了這些,但這些也僅限于巴王廟,對于秘藏梁州鼎之地來說,還理不出任何明確的線索。

不過,經過了這麼多探查和發現之後,吳奪也不由對巴王廟本身琢磨了很多。

在去往最後的左側空間之前,吳奪又開了口,「這個巴王廟,為什麼非要把入口建在水下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