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頭

作者︰青木赤火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拿開水下無人機,大家圍住符文地漏進行查看。

沒了水,又靠著這麼近,舉燈照射符文地漏,里面的「蛋」,便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原來,這不是一個「蛋」,這是一個「頭」!

看起來,應是玉雕,而且玉質不錯。

這個玉雕的「頭」,並不是是橢圓的;起碼有發髻和一部分脖頸,而且還有五官的輪廓,現在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蛋」。

而且,當時他們通過水下無人機看到的「蛋」,長直徑足有半米,短直徑有二十多厘米;現在看來,卻要短小一些,和正常人的「頭」差不多。

他們之前看到的「蛋」,其實是一團紅光。

現在這團紅光依然存在,看著還是那個「蛋」的大小和輪廓,只不過就是現在能清楚看到紅光中包裹的這個「頭」了。

這個玉雕頭顱,是紅光的「光源」。

玉雕頭顱正面朝上,很明顯雕刻了胡須,是個男子的形象。

「這是秦漢時期的男子發髻。」寧霜篤定開口道。

吳奪點點頭,「這也是秦漢時期的玉雕風格和工藝。」

吳大志沉吟,「此人眼楮閉著,就說明是作為‧‧‧‧‧‧」

吳大志因為是沉吟,聲音小,而且沒說利索;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是,這顆「頭」,應該是墓葬中棺材里的「替代物」。

一具尸身,沒有了頭,用玉雕頭顱代替,合于軀體下葬。

但是,現在這顆「頭」,卻是單獨被放在符文地漏之下的。

同時,現在看這個符文地漏的下面,確實更像個「籠子」,直徑一米左右,深達一米左右的圓柱形「籠子」。

而且這個玉雕頭顱,是被端端正正擺在「籠子」中的一個「底座」上面的。

因為被玉雕頭顱遮擋,所以底座的材質看不太清楚;但應該不是玉,更像是石材,而且似乎和石門的材質有點兒像。

這個「籠子」,其實就是先開鑿了一個圓柱形的槽,然後上下加了石板,上面是符文地漏,下面看不太清楚,但依稀能看到有孔洞,而且不是符文的筆劃,應該就是圓形的孔洞。

「封禁的,是一個玉雕頭顱?」吳大志看了看大家,「這事兒,還真是蹊蹺。」

確實,就算這個玉雕頭顱是受到了三指山中秘藏的徐州鼎的影響,從而產生異狀、散發紅光;但其本身,蹊蹺的地方太多了。

比如,這個玉雕頭顱,應該是秦漢之物,而封禁時間,竟然是清代晚期。

再比如,這個玉雕頭顱,應該是棺材里的東西,為什麼會被取出?

墓葬所在,顯然不是這個地下岩洞,因為這個地下岩洞是天然形成的。

吳奪接口道,「我想,這處墓葬,必定也在三指山中。‘四象’鎮守三指山,這處風水寶地,早在秦漢時期,就被人選做了墓葬。而且,頭沒了,用如此玉質和雕工的頭顱,顯然不是一般人。」

「你不會是想,平台上面的洞口,通往的就是這處墓葬吧?」寧霜在吳奪身旁問道。

「我是有這個想法。」吳奪點點頭,「還有,這個地下岩洞,那處墓葬,還有徐州鼎的秘藏之處,三者之間,必定不會很遠!因為,徐州鼎改變地氣,這兩個地方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方,所以才被封禁。」

吳大志想了想,「不管怎麼說,符文地漏的封禁,得解。因為我們看不清下面的情況,不知道還有什麼關聯。」

大家都點了點頭。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麼我們就先解除封禁。」吳大志說著,便取出了魚油。

這已經是第三次「點油」了,輕車熟路。

點燃之後,大家干脆退出了石門之外。

反應和之前一樣。

不過,因為這次是在岩洞中,頂部也不算太高,大家看到,「紫色蒸汽」直沖而上之後,對于洞頂其實並沒有形成實質性的「沖擊」,而是如同「沒入」。

符文地漏是一塊黑色的石板,和地面相平,若不是鏤空,還真不太容易取出來。即便有鏤空的符文,也是通過穿繩「吊」起來的。

吳大志戴著手套,小心將玉雕頭顱抱出。

這個玉雕頭顱,一直散發紅光。不過,大家因為知道是受到了徐州鼎的影響,不會認為是「邪氣」。

玉雕頭顱散發紅光,有點兒像螢石的原理,有光時吸收光,無光時散發光。

但也有明顯不同,因為這是受到徐州鼎陽木屬性衍生的火性影響;而且秦漢之物,差不多緊跟戰國末期,被影響兩千年了,說不定以後還能長時間「發光」。

取出玉雕頭顱之後,小心包裹,裝進預先準備的袋中。

玉雕頭顱下方的石質底座也被取出。

取出之後看得就很清楚了,就是和石門同樣的材質,而且從石雕風格來看,是清代晚期的。由此兩點便能確定,這個石雕底座,就是封禁此洞之時為此做成的。

此時再看下面,還是一塊石板,石板上有很多圓形孔洞,很像一個蒸鍋的篦子。

也被取出。

下面露出的,依然是一個洞口,只是比圓柱形「籠子」的底面直徑小一些,而且形狀不太規則,近似方圓之間。

但不是天然的,也有開鑿的痕跡;只是開鑿相對隨意,不如圓柱形「籠子」那麼規整。

這個洞口也不是垂直往下的,略有傾斜,不深,只有大概兩尺左右。

用強光手電照射,洞底有好幾條比較寬的裂口,這幾條裂口就不像是開鑿的了,應該是原來就有的,天然的。

裂口里頭很深,而且是蜿蜒曲折的狀態,就看不清了。

符文地漏這處所在,原先極有可能就是天然能夠連通地下的;地面原貌現在不得而知了,因為已經被改造成了眼下的樣子,還加了上下兩層鏤空石板,用以安放玉雕頭顱;同時,上層的黑色鏤空石板,就是符文地漏,起到了封禁作用。

連通地下的裂口,原先應該是「旱道」,沒有水,而且就這麼觀察,根本不可能知道能通往什麼地方。

但是,清代晚期進行封禁之時,卻將此處作為了「水道」!也就是說,施行封禁之人,不僅知道通往哪里,而且知道那個地方走水無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