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歷史名人的幼稚

作者︰廣寒宮宮人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那你說說。」趙官家依舊很有興趣的樣子,還轉著茶杯,是以楊沂中給他添水。

「天下皆知,當今官家曾經在獲鹿之戰前,當著三軍將士,各位親王帥臣明言,北伐得勝,除基本軍功計量外,國家將統一在河東路、河北西路、河北東路、燕山路、大同路軍功授田。凡此五路地方,統一計量人口而度田,無論貧賤貴富,均田而授。而御營士卒,有功于國,天然雙份授田,便是民夫想留在河北的,也可以額外多領半份。就是梅花韓氏的駙馬回到相州,趙相公本人回到聞喜,也沒有軍中一個民夫分到的田多。」

「世間之事,本就不能一味想著兩頭討好,婆婆媽媽。既然已有詔命,自該按照許諾行事。學生听說晉王李彥仙和邢王馬擴自家都是隴西豪強,家中良田少說也有五六千畝,可是戰後卻按照巡視組命令,除了祖上祭田,便是連軍功授田都沒有要,還嚴格約束家中子弟不許胡來。臣以為不論陝洛豪俠還是太行山的義民,其忠勇總也不能大過二位親王去,既然如此,朝廷何必為難?」說到底還是覺得官家權柄在握,不用考慮那麼多。

趙官家差點樂了,什麼是書生之見,他可算見識了。不過腦子里卻不合時宜地想起另外一件事,陸游小同學你既然明白「此事古難全」,為啥拗不過親媽和人家唐婉離婚後還在沈園外寫什麼《釵頭鳳》,弄得人家傷感抑郁而終?

鑒于這還是只年僅十五歲,僅有治學之年的未來愛國詩人,趙官家決定還不予以計較。

結果範成大听後居然還說︰「陸兄說得有理,就算義軍中的豪右子弟不能與兩位親王之高風亮節相比,也可以在授田之外另加補償,比如蔭官或者金箔,官家曾言,土地是農民之根本,河北等五路本就貧瘠,生民不易,這些年被女真人破壞厲害,更該體恤。」

趙官家還好,作為河北佃戶出身的岳王爺都有點心里犯嘀咕了,據未來女婿說著兩位小才子出身可都不低,尤其是陸游,出生于名門望族、官家去杭州他們家一下子就獻出藏書萬冊。其高祖陸軫是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時)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就是陸游的母親唐氏是前宰相唐介的孫女。這等家世,可以說比梅花韓氏差不太多了,怎麼還對兼並土地問題這麼義正言辭、這麼體會民間疾苦呢?難道真是新朝新氣象,官家這些年領導的好?

趙官家才沒這麼大能耐呢!個中緣由,一直從頭到尾當鵪鶉的楊沂中倒是清楚。陸游他是被環境逼得做出了改變家族立場的事。陸家雖是郡望,但他家有歷史遺留問題啊,宣和年間(徽宗時),其父陸宰和叔父陸自東南轉官,曾在六賊之一朱麾下做過事,淵聖登基後,呂許二位相公驟然得用,深恨六賊禍國殃民,卻是一面努力抗金,一面在朝中行瓜蔓抄,將剛剛擋住了金人的陸兄弟給認定了是奸賊一黨,然後一筆劃掉,攆出了朝廷。可憐當政相公親手劃掉的人,哪里還敢求前途,尤其是往後多少年,呂公相與許相公愈發如日中天,陸也只好在三四十歲的光景棄了仕途,賦閑在家感懷際遇,要不是官家忽然去杭州開公閣,說不定還得繼續逼著子佷們擊劍為樂,那還能當上大名府知州。

按說陸家該翻身了,但是陸宰在靖康中犯了個天大錯誤,當時行在轉往南陽,完顏銀術可等戰犯一心擒龍,對京西地區大肆屠殺,他被任命為京西轉運副使,居然不敢去,妥妥的失節。而且還得罪死了現今的副相、當時征兆他的京西轉運使劉汲,這輩子仕途算是斷得干干淨淨。只好看著弟弟們紛紛出仕,自己在家整日借酒消愁。

自古豪門多是非,本來陸游身為長房之子,按說家里優質資源應該向他傾斜。可是這幾年來隨著父親的名聲爛大街,而各位叔父崛起,內部多有紛爭,他們一家的日子也格外難過起來,連一向待他親厚的舅舅都不許表妹來他家玩了,說白了在建炎新朝價值觀下,除非他能崛起光復門楣,要不然他們家的名聲也就比過街老鼠強那麼一點——他爹只是不敢去當官,好歹還沒被俘虜後投降。

這也是他為什麼死皮賴臉憑著祖上交情求劉大中尚書舉薦自己的原因,比之原來歷史上的陸游,他現在更加迫切的需要撐起一些東西,因此什麼田產佃戶,他不在乎,反正他家在北方沒有。就是在南方度田而授,那也是將來的事。他自問還是有一些家國情懷的。——當然這個轉變楊沂中是不知道的,趙官家,他宋史學得不好當然也不知道。

至于最小的楊萬里,他倒是老實,拱手道︰「學生之前沒有深入考慮這個問題,雖然覺得二位兄長說得有理,但還是要自己再想想。」其實他還在拜師學習階段,但是老師高守道非說如今原學是偽學,讓他早日來京為道學正統團結力量。

劉汲早年受過這老頭恩惠,拗不過這個面子,再說他也有私心,楊萬里出身江南西路,勉強也可以算是南陽荊襄一派,他宦游幾十年夜練就了一雙慧眼,看出這小娃兒是塊璞玉,那就接個善緣,收個弟子唄。

至于道學,呵呵,帶來東京了還由得你,不知道東京和燕京已經原學的天下了嗎?

官家頷首,倒是認同他「不知為不知」的態度,說真的他也沒指望這群幼崽版大詩人能像他們在十幾二十年後龍虎風雲會,那他得懷疑是不是來了老鄉。至于他們理想化月兌離實際的建議,也沒太往心里去。甚至覺得少時受點打擊對于他們也未必是壞事,就算落第了,也不擔心生計問題可以以後再考呀。

萬一真考上也挺好,仕途不受打擊的詩人怎麼能是好詩人呢?君不見東坡居士可是跑遍了大江南北才驚艷詞壇千古。

不過這也是趙官家偏心了,這要是辛棄疾當面,他絕對作弊把人錄取然後扔去御營,期待造出個霍去病來,讓他不必「可憐白發生」,可惜人家小辛現在還沒出生。

就在他準備回去時,李秀之忽然道︰「公子,學生可否說說自己的觀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