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8、毛文龍吃大戶來了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崇禎的手一直在袖子里發抖,他是氣的狠了。

本來看了王應豸的方案,還在高興又發現一個埋沒的人才。此人不僅敢于挑戰潛規則,整治吃空餉的大弊端,還特別能干。

主動提出核銷一年五十萬的軍費。

這讓全年財政收入才四百多萬的戶部,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一時間,皇帝和內閣、六部交口稱贊。王應豸儼然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很多人都認為,這廝這次又要上台階,恐怕要調到中樞任職了。十年內入閣有望。

從涂山的報告里,他才知道,這件事還有這麼多彎彎繞。

參與的人這麼多,搞出了這麼多事情。導致士兵作亂的因素如此復雜。而最後的投毒事件成了***的導火索。

「食物中毒後,有人在一片混亂中高喊,王巡撫要毒死大伙,殺人滅口。把大家都按照空餉除藉。」涂山繼續說道。「隨後,大批營兵奔回軍營,砸開兵甲武器庫房,高呼找王應豸拼命。動亂由此發生。」

崇禎盡管氣的手發抖,但是他登基一年多了,早已有了城府。臉上面無表情,他問道︰「這毒藥是誰下的。」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這個毒藥肯定不是王應豸下的。

道理很簡單,沒有必要。他是要平息隱患,而不是要激起兵變。

要不他費心盡力的找袁崇煥接收,往火路墩安置干什麼。

最後剩下些老弱病殘的,要毒死也是毒死這些人。干嗎無差別的下毒,把原本安置好的也毒死。造成兵變。

涂山搖搖頭,說道︰「時間倉促,而且薊州全亂了。除了內城還在王應豸手中外,周圍都是亂兵。調查無從著手。東廠在薊州的暗樁也被破壞了。亂兵四處燒殺,估計他們凶多吉少。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人下的毒藥。」

李邦華說道︰「此人心機十分險惡。這就是要激起兵變啊。這是沖著清軍去的。是要阻止內閣和兵部清理邊軍。」

崇禎目光閃動,問道︰「可發現可疑的情況。」

「有兩個人非常可疑。」涂山說道︰「振威營營官白子航。奮武營營官高倉金。此二人的部下,在暴亂前,大量出營,流竄到各個邊墩和據點,不知道在干什麼。臣已經派出東廠辰顆司事楊集,秘密前往動亂地區抓捕二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二人蹤跡。」

到此,暴亂的情況基本清晰,先是上下官員為了私利,瞞上欺下,激起士卒嚴重不滿。最後被有心人利用,在散伙飯里投毒,這下子全軍都炸了。不想反的也只能反了。

崇禎讓自己平靜下來,問道︰「諸位愛卿,可有平叛良策。」

涂山說完了自己負責的工作,就一言不發的站在一邊。如老僧入定,低垂著眼皮,努力降低存在感。剩下的事情與他無關。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的士卒,還是能招撫就招撫的好。

崇禎也沒有異議,先剿後撫確實老成謀國的良策。能戰方能言和,否則這些搶瘋了的丘八漫天要價,也沒法招撫不是。

「下詔,明發聖旨。順天巡撫王應豸深負聖恩,瞞上欺下,以一己私利妨害清軍,毒害士卒,手段殘忍,罪無可恕。著錦衣衛緹騎鎖拿進京問罪。命令各軍營衛所士卒,各歸原位,一律免罪。繼續作亂者就地正法。」崇禎說道。

王承恩趕緊快速記錄,然後交給小太監送到司禮監擬旨。

「陛下聖明!」眾官員齊聲說道。

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先赦免作亂的士卒,然後對付冥頑不靈者。

這時候,小太監呈上一份急報,崇禎打開一看,頓時面色黑如鍋底。

看到眾人都看著他,他氣急敗壞的說道︰「左都督這是湊什麼熱鬧,他帶兵跑到登州,去吃大戶了。地方已經上報了,說是東江來了七八萬軍兵和家屬,強行打開地方士紳的糧倉,就地生火做飯。整個登州北部被搞得烏煙瘴氣。」

錢龍錫眼皮一跳,心里一陣不祥的感覺升起。毛文龍這廝這是準備撕破臉了嗎。

現在京畿之地的動亂還沒平息,要是毛文龍也鬧起來就麻煩了。山東和登來等地萬萬亂不得。

眾人還沒有商議出對策,不大一會又是一封奏章被送了進來。崇禎打開一看是毛文龍的奏章。走的六百里加急。

他的奏章和山東的幾乎前後腳同時到達京城,可見雙方都是第一時間就發出的。

崇禎一頁頁的看著毛文龍的上書。臉色越來越凝重。

「臣冒死上奏,薊遼督師袁大人,強行把原來登來轉運的東江糧草,改為先北運寧遠菊花島,在轉運到東江。……皮島軍民數十萬,已經斷糧半年有余,軍餉物資久盼未到。……皮島餓死之軍民白骨遍地,其狀慘不忍睹……萬般無奈之下,為了軍民之生存,臣冒萬死自縛,帥軍民二十萬,赴登來就食。……請陛下派人捉拿臣進京問罪。……臣死不足惜,然我二十萬軍民何辜……」

崇禎一言不發,把毛文龍的奏章轉給大臣們。讓他們都看看毛文龍的上書。東江的軍餉戶部已經按時撥付,為什麼袁崇煥到現在都不給毛文龍。皮島都餓成這樣了。白骨遍野,人相食。這到底是要搞什麼。

錢龍錫的手一直在抖,這是他和袁崇煥密議的辦法。卡住糧餉來逼迫毛文龍。沒想到毛文龍掀桌子了。還是在薊鎮暴亂的這個要命的檔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