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玉門關!

作者︰愛妃家的鄭投推薦票 章節目錄 加入書簽

但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景色,卻是讓人觀之心胸開擴,忍不住贊嘆天地之壯美。

而玉門關,就這樣的矗立在天地間,矗立在大漠中!

黃土壘就,牆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西北各開一門。

玉門關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灘共同組成的自然地理環境中。

北與北山相望,南與祁連山呼應,東南距敦煌市約90公里,西距羅布泊東部邊緣約150公里。

此區域在地理區域上具有東西交通分界的標志地位,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玉門關的關牆很雄偉,夯土的城牆十分高大,雖然遠不能同山海關這樣的要塞群相比。

但在西域,這已經能夠算是一座雄關要塞了!

玉門關要塞群東起倉亭燧、西至顯明燧、南至南三墩。

整個要塞群核心區以小方盤城為中心,呈東西線性分布,東西長九十里,南北寬約一里。

包括城址四座,烽燧六十二座,背靠長城段。

易守難攻!

御駕抵達了玉門關前,玉門關守軍早早的便出關來接駕。

玉門關靠近西域,是東西方交流的要道,還能挾制草原。

重要性不需要多加贅述!

漢軍在玉門關駐兵萬人,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為了能夠穩定地方,控制周邊的游牧部落。

漢軍在玉門關的駐兵,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即使不能騎射,也是能夠騎馬轉進下馬作戰的龍騎兵。

要求的就是整個玉門關附近,不管什麼地方發叛亂,駐防漢軍都能夠迅速投入戰場。

玉門關外,萬余騎兵一字排開,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玉門駐軍的戰馬用的都是河西馬,以及一部分的高原馬,雖然體力不如蒙古馬。

但從肩高上來講,卻是要超過蒙古馬一大截。

高大雄健的戰馬,全副武裝的騎兵,列陣整齊,帶給人的威懾力十足。

漢軍在西域的統治秩序,就是靠這樣的威懾,一點點建立並且穩固下來的。

雄偉的關牆前,一個個漢軍士卒挺胸抬頭的站立著。

萬余人排成整齊的方陣,橫看豎看都是一條線。

甲冑和刀槍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旌旗飄揚,人馬噤聲,氣氛莊嚴肅穆。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要來玉門關巡視了。

……

感受著天地間的蕭瑟和肅殺,劉易騎在一批毛色純白的戰馬上,遙望遠處的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便是玉門關了!」

在他身邊,是禁衛軍團護衛,隨行宮女內侍數量並不少。

御駕迅速抵達了玉門關外,劉易一身金甲,騎著戰馬緩緩行至玉門關守軍面前。

劉易高舉右手,向萬余守軍揮手示意。

萬余守軍齊齊右手錘擊胸膛,向皇帝行軍禮致敬,並且發出一陣陣整齊的呼喝。

「萬勝!」

「萬勝!」

「萬勝!」

「……」

劉易縱馬在陣前飛掠而過,所過之處,歡呼聲如同海浪般此起彼伏。

在巡視完玉門關駐防軍之後,劉易的御駕進入了關城內。

第二日,御駕行營發出聖旨,召玉門關附近各大小部族首領覲見。

傳遞聖旨的快馬四出,向玉門關附近各部落傳遞聖旨。

各個接到聖旨的大小部落首領紛紛向玉門關集結。

……

玉門關往北的大草原上,春天的草原是草原最美麗的時候。

牛羊從冬季的寒冷中熬了過來,在廣袤的草原上啃食著新鮮發出女敕芽的草葉。

望著遠處在草地上悠閑吃草的羊群,奧沙切爾騎著馬背上,享受著遠處徐徐吹來的春風。

春風帶著絲絲縷縷的水汽,還有清甜的草香,拂面而來的感覺,讓奧沙切爾感到非常的舒服。

小冰河氣候下,草原上其實比關內還難熬。

好不容易熬到了開春,部落的牛羊損失不大,奧沙切爾這才送了一口氣。

作為部落的首領,部落中幾百戶牧民的領袖,奧沙切爾在享受權力的同時,也要擔負責任。

治下的牧民如果在冬天損失太過慘重的話,他是要被大漢官府治罪的。

大漢官府在草原上推行改游牧為定牧,推廣青儲草料,該蒙古包為磚石屋舍,以部落為基礎單位修建村落定居……

各種手段下來,草原上的牧民面對天災的抵抗力要超過以前很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草原上的部落在內附之後,對大漢的各種政策才沒有感到不滿。

即使是大漢派出的基層官員侵奪了部落頭人的權力,蒙古人也是捏著鼻子認下來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游牧民族既然已經定居了下來,還修建了村莊定居點。

改游牧為定牧,那他們在面對武德充沛的漢軍時,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抵抗之力的。

以往的中原王朝強盛時期,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難搞,並非他們的武力有多強。

畢竟在中原王朝最強盛的歷史階段,看全世界都是渣渣!

雙方真要是擺開陣勢開片,游牧民族不可能頂得住。

但是,游牧民族一但撒丫子跑起來,中原王朝也沒有辦法,畢竟草原是游牧民族的主場,對方還都是騎兵,壓根追不上。

但現在不同了,游牧民族開始改游牧為定牧,還在大漢的支援下,修建了村莊,定居了下來。

如此一來。游牧民族也就基本上沒什麼威脅了!

面對強勢的大漢,誰還敢抵抗?或者說,即使抵抗了,又怎麼可能真的抵抗得了?

不過,為了照顧草原上的蒙古人的情緒,大漢再向部落派出基層官員時。

卻並非直接派遣漢官進入部落,而是在部落中選舉威望隆重的牧民。

然後再讓牧民前往關內或者草原上的大城市接受思想教育,漢化教育,以及基層官員履職教育等。

然後再將人派回部落中,擔任部落的基層官員。

勉強算是一種自治!

這些官員的升遷提拔,全部控制在大漢手中,這些官員會是什麼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漢靠這樣的手段,迅速消化著草原,要把草原變成一片漢土。

奧沙切爾就是這樣的一名大漢派遣在部落中的基層官員。

他是蒙古人,傳統的貴族出身,只不過由于家道中落,他和普通牧民的差距也只是他認識字,普通牧民不認識。

僅此而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